飞夺泸定桥
长征简介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7日,~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 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飞夺泸定桥,,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自读第2-4自然段:
问题一:
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
问题二:看图表,完成填空。
(提示﴿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飞”的含义。
敌我兵力对比图
第一种情况:敌人个团,红军个团。
第二种情况:敌人个团加上个旅,红军个团。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1
2
2
1
1
28日早上接到命令
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多小时走里
130
翻山越岭击溃阻击敌人
110
摸黑冒雨踏泥泞饥饿疲劳比赛跑
20
240
评一评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泸定桥是四川省境内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居地险要,
泸定桥一共有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
地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面摇摇晃晃,
就像荡秋千一样,加之敌人已把桥面的木板抽掉,只剩下几根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张神的和鼓励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飞
飞夺泸定桥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