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历史类】茅盾的一生.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长房长曾孙
在苏州、杭州之间的嘉湖平原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许多水乡集镇。
其中有一个中等规模的乌镇,就是本书主人公的故乡。
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乌镇和表镇合并而成。它位于浙江省桐乡县
的北部,在京杭大运河的西侧,距县城十三公里。《乌青八景图记》说:“我
乌青,左嘉禾而右苕,南武林而北姑苏,为浙之名地。”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的水系四通八达,河道纵横,舟船如梭。
一条宽阔的市河⋯⋯车溪从南至北纵贯全镇。河上石桥、木桥如长虹飞跨,
两岸房舍鳞次栉比,水街相依。每天清晨,集市上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
交易着这里盛产的上等稻米、蚕丝、晒烟、湖羊,买卖价廉物美的河蟹、甲
鱼、黄鳝、银鱼⋯⋯
乌镇应家桥堍有一座修真观,观前有一条街,用青石板铺成。观前街
十七号是一幢四开间两进的“走马楼”房屋。它的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四面
是两层的楼房,每层各间屋子只用板壁隔开,可以互相通行,如同骑马能够
走一圈,当地人称这种楼房叫“走马楼”。
清朝末年,这幢并不宽敞的“走马楼”里住着一户姓沈的人家。沈家
的祖先原是乌镇近乡的农民,后来迁到镇上做小买卖,赚了点钱后,开了一
爿经营晒烟丝的烟店。此后,这家的主人沈焕跑到上海、汉口等地经商,又
捐了一个侯补道的官职。于是沈家,成了一个半官半商的家庭。沈焕带着妻
子王氏、女儿和小儿子在广西梧州,担任税关监督;
他的两个儿子,分管着沈家在乌镇开的两爿商店,一爿上泰兴昌纸店,
另一爿是京广百货店。负责纸店的大儿子沈恩培,是个秀才,他不愿经商,
只知乐天逍遥,吹箫唱曲;
二儿子沈恩愿意经商,却又不善经营,百货店常常亏损。
沈家的长房长孙沈永锡,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但他厌恶八股文,订婚
后去跟岳父⋯⋯乌镇名中医陈世泽学习,满师后成了个中医“郎中”。
仲夏的一天,在广西当官的沈焕接到乌镇拍来一封电报,拆开一看,
顿时眉开眼笑,奔进内宅,向王氏喊道:“大喜事!大喜事!我们沈家四世
同堂,我做太公了!你做阿太了!”
原来这一年⋯⋯年月日,即清光绪年(丙申) 月日
亥时,他的长房长曾孙即大文豪茅盾诞生了。
沈焕心想,按照沈家的排行,曾孙这一辈应是“德”字辈,“德”字下
面一字须是“水”旁。我家孙辈虽然都中了秀才,可是举业连连不成,经商
又不善管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如今长曾孙诞生,他可要超过前辈,做
个鸿儒,象鸿鹄高飞,为沈家兴旺大展鸿图!于是,他为长曾孙取了个大名:
德鸿。他又想起,今年春天来梧州的燕子特别多,这是吉祥之兆,就叫长曾
孙的小名为:燕昌。
家里人接到沈焕来信,都觉得“德鸿”这个名字意思好,又响亮,从
此大人小孩都唤他“德鸿”。
由于德鸿是长房长曾孙,大家都把他当宝贝,百般宠爱。好的食品,
祖父母先给他吃;
好的衣裳,也先给他穿。当他睡着的时侯,人人都屏声静气,说话低
声细语,走路蹑手蹑脚,唯恐惊吓了他。几个小叔叔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
东西给他吃,将自己的玩具让给他玩。
他的祖母高氏是一户地主的女儿,办事都依照农村风俗习惯。孙媳妇
陈爱珠怀孕后,她天天烧拜求观音送子;德鸿出生第三天,她亲自下厨,向
亲朋端“三朝面”、分红蛋。
满月那天,她又张罗着为德鸿摆“满月酒”。
德鸿的外公、外婆,给小外孙送来了缎子斗篷,四季衣裳、鞋帽,还
有摇篮、坐车。
特地请人打制了“长命富贵”银锁、银项圈,以及银手镯、银脚镯,
亲手给外孙戴上。
德鸿的祖父沈恩培,平时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替儿孙做牛马。”
从来不管家里的事,天天顾自己上“访卢阁”品茶,打小麻将,或练习书法。
然而他对长孙德鸿,却是例外地喜欢,经常抱到手上逗着玩,或到街上转悠,
这家商店柜台前站站,那家商店客房里坐坐。听到人们说他孙子长得眉清目
秀,聪明伶俐,他便一脸是笑。
德鸿满周岁了。一天中午,一艘嘉兴航班的小火轮靠上乌镇码头。沈
焕带着王氏、女儿、小儿子,卸任还乡,回到了乌镇。他一到家,不顾旅途
劳累,就对家里人喊道:
“德鸿呢?快把他抱来,让我看看!”沈永锡急忙上楼,偕妻子抱了德鸿
下来,向二位老人请安。小德鸿见了曾祖父、曾祖母,居然不怕陌生,伸出
一双小手,按母亲的吩咐,脆声地喊道:“太公!⋯⋯阿太!⋯⋯”
沈焕和王氏把德鸿抱起来,宝贝、心肝地连声叫着。一家人都笑了。
德鸿的曾祖父晚年心情郁郁不欢,不愿和儿孙们谈话,而对长曾孙德
鸿,一直很宠爱。
他对儿孙⋯⋯包括德鸿的父亲,屡次不能中举感到失望、沮丧。心想,
自己奋斗了一生,白手起家,创下了这份家业,而要使沈家成为真正的官宦
之家,这愿望看来只能寄托在德鸿身上了。
“德鸿,快快长大吧!太公要靠你为沈家传宗接代、光宗

【文学历史类】茅盾的一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8-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