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引趣设趣激趣启趣.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趣设趣激趣启趣
王浩甘肃省高台县新坝学区 734000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说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明确的学习意向,而是家长、老师要我学我才学。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对那些无学习兴趣的学生采取最好的办法是要集中注意力,尽可能有效地去激发、转化他们,使之尝到学习的甜头,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品尝成功的乐趣。
学生的学不断升华的。经过“有一定兴趣→产生较大兴趣→稳定的兴趣→成为内心乐趣”这样的四个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转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稳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引趣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我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创设了一个“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有板有眼一天,猴妈妈买来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演示三个圆纸片),她把三个饼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让三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1份、2份、3份(板书),这时三个小猴子迟疑了,同学们,猴妈妈分得公平吗?学生们立刻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不枯燥无味。
二、精心设问——设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而是提问:“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关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这样熟悉而新颖的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唤发学生的注意和求知欲。再者,这样导入新课,不仅从知识上而且从思路上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搭桥,引生积极投入到新知的探索学习中去。
三、探索教法——激趣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

引趣设趣激趣启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