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美学散步》透析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文化关怀精神.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美学散步》透析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文化关怀精神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的断裂与西学的倾覆成为不争的事实,“失语”后身份焦虑的主宰下,积极寻找“国学”现代性的诉求也同样成为诸多知识分子走向拯救与承传的路,在建构中国学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对西学的回应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主要特征。在诸多的学术研究中,由于对于纯粹理性的迷恋导致美学思想建构审美之维和生命主体性的丧失。我们在以概念和理性构建中国学术的现代狂欢中迷失了对于传统思想的真正理解和承传。中国文论以及批评话语转型的过程中,从概念移植走向体系构建,由于对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深度迷恋,使审美缺席必然成了当今人文学术批评表现形态。作为贯注理性精神的人文批评固然迫近了“真”,却远离了“善”与“美”。
今天看来,《美学散步》绝对是学术建构中的比较另类的范本。宗老的学术实践告诉我们,做学问绝不该仅仅是把思想化为纸上的文字,更应该是精神深化和人格修为的过程,尤其是在学术建构中主体生命的关照是不可或缺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的亲和力,来自于他对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的尊崇,是基于深厚的国学基础对中国艺术精神细致入微的体察,来自于跨文化的视野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特审美观照。



以“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作为美学思想建构的根基。应该说,老庄思想滋养了中华艺术的智慧之根,对庄学思想的深入领悟和体认便也成为步入东方艺术殿堂的“独门秘技”。无论是谈诗,还是论画,抑或是解析文艺中的空灵与充实,宗白华都在践行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五四运动所弘扬的“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是对“澄怀观道”的一种内在的积极的呼应。因为它是一个学者学术生命的强力支撑,是作为人的主体生命建构的一个直接的标志。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入阐发。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阅读宗白华先生的学术著作,古典文化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评析之中带着自己的体温,渗透着艺术的灵性。只有在心灵自由的前提之下,能沉潜于艺术大海的深处,遨游于精神王国的浩渺宇宙与星空。《美学散步》所收录的论美文章,生动地凸现的是一个在艺术中遨游的精灵,一种追求生活艺术化的姿态。文章以“散步学派”的布局,并未按写作发表时间排列,宗白华以生命的感怀和入思精神,找寻美,阐释美,关照美,沉醉于美的探询之中。
无论是作为艺术的创作主体还是欣赏主体,宗白华强调作为主体的心性和修养的重要性,精神的淡泊才能保证艺术的空灵,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我想,解析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神髓,须得此心境和襟怀,方可真正进入中国艺术所构筑的深邃的精神空间。徐复观先生以“气韵生动”来阐释中国艺术的精神,恐怕也同样要以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来触摸和体味这个独特空灵的中国山水艺术世界。无论是唐宋的诗词,还是宋元的绘画,承载着古代文人的审美理想和最高的艺术成就,对诗词、绘画和书法的解析也便是触及到了中国独特的东方美学神韵。面对东方古老文明所缔造的独特的文化,如果以西学中纯粹的知性去探究中国的美学精神,只能导致搬弄词语的玄虚,深邃之处便显得遥不可及了。须知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不仅仅是形诸于形式符号的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以生命形式践行的人生体验,是不断完善的人格修为过程。
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表现为对于艺术创造者自由人格的一种叹赏和关注。超脱的艺术得益于超脱的人格,而超脱的人格于一个特殊的时代

从《美学散步》透析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文化关怀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7-1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