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孙凯鹤(黑龙江省鹤矿集团总医院 154100)
【中图分类号人体被电所致的损伤统称电损伤。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电击伤和电烧伤。电击伤即俗称“触电”, 可造成心、肺功能紊乱、昏厥等全身症状而无明显的局部皮肤损害。电烧伤有明显的局部损害。这主要是由于电流遇电阻后,电能转为热能造成的。电烧伤又可分为电弧烧伤与电击烧伤(或电接触烧伤)。前者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与电源间形成电弧,即电能在人体以外转变为热能,造成瞬间高温使皮肤烧伤,损伤多为皮肤层,且多在颈、胸、上肢等暴露部位,无出入口,按一般烧伤处理。如果人体与电源接触,人体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电流在体内转变为热能致组织受损,则呈电接触烧伤或电击烧伤,这种电烧伤局部伤情重,有出入口,创口深,致残率高。电烧伤在特殊原因烧伤中占首位,以男性居多。其发生可能与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操作、意外事故等有关。
电烧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热烧伤,干燥的皮肤为高电阻组织,击穿电阻高,电流量大,产热高,使局部受损严重。如骨组织电阻大,产热多,骨周围组织损伤重。除上述基本因素外,其他影响组织损伤的因素有电流经过的截面积,如电流经过手指则因流经的截面积小,电流强度大而损伤重,常被烧伤炭化;局部的散热能力,小血管与深部的组织因散热差,容易形成较重烧伤。
1 护理评估
评估局部损伤的面积、深度及程度电烧伤后的病人因皮肤直接接触电源的部位不同分为入口和出口。“入口”是躯体与电源直接接触的部位,其组织常呈明显水肿,中心皮肤焦黄、棕黑或炭化,创面下的坏死组织范围远较皮肤创面为广,形成口小底大的特点,有时创口处皮肤开裂,受损的灰白肌肉膨出,而呈开放性创口。其他部位与导体接触而构成电通路的创口为“出口”。“入口”多为1处(也可l处以上),一般较出口重;“出口”常为多处,故电烧伤伤口多表现为
2个以上多发伤口。由于各部位组织结构及导电性、对热损伤耐受的程度不一致,以及触电时身体各处电场分布的差异等,电烧伤常出现“多发性”、“节段性”、“跳跃性”及肌肉的“夹馅状”坏死、骨周围“套袖状”坏死等复杂多样化表现。
观察病人意识有无电休克现象,如意识不清,抽搐、躁动,瞳孔缩小,呼吸急促而不规律,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或稍快。这是触电时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质下失去正常调控,释放超量神经递质,自主神经系统处于亢奋状态,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用电休克疗法治疗后的表现。电休克的症状可持续数分、数小时而自然恢复。应观察病人意识是否清醒,有无逆行性健忘症状,对受伤前后详细经过是否记忆清楚。
询问病史,确定受伤原因应向病人或陪送人员询问触电原因、现场情况,触电时的体位,致伤电流的性质、电压大小,周围物体导电情况,病人可能的触电时间,是否发生电弧或电火花,电源是否自动切断,电流的入出口及可能的通电途径,有关衣物是否引燃及是否合并热烧伤,现场是否有呼吸、心脏搏动停止,做过何种抢救,意识丧失程度及恢复时间,有无高处坠落等。
了解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是否出现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及尿蛋白。
严重电烧伤病人肌肉广泛的损害,必将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酸中毒的情况下,很容易沉积于肾小管,肌红蛋白对肾脏有较强烈的毒性,尤其在血容量不足、尿量少时毒性更大,易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电
电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