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肤病和真菌性皮肤病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刘冬
生物的分类系统
1969年,Whittaker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细胞结构和营养方式的不同,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五界分类系统
我国学者陈世骧教授在五界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缺陷,加了一个病毒界,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两总界(六界)系统。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概述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中心的遗传物质和外围的蛋白质衣壳组成,有的还有病毒包膜。
不同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有差别
不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损存在很大差别
HSV
沿神经末梢上行
初发感染
神经节内长期潜伏
各种诱发刺激
病毒可被激活
至神经末梢分布的上皮
疱疹复发
[临床表现]
初发型(first episode type)
(1)疱疹性龈口炎
多见于1-5岁儿童。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
皮损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红斑、浅溃疡
疼痛较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自然病程1-2周。
病毒性皮肤病和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