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对比观察
(江苏省江阴市长寿医院妇产科江苏江阴 214424)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孕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09-02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病症,指在28周之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大多为血性白带,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裂,没有排出妊娠物,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有继续妊娠的希望,但阴道出血量增加,下腹疼痛剧烈,必然会导致流产[1]。内分泌异常,黄体酮功能缺陷是先兆流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占发病率的25%,孕激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目前临床上治疗先兆流产的主要方式以保胎为主。本文为了探讨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现在汇报如下。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年龄21~35
岁,平均年龄(±)岁,孕周5~11周,平均孕周(±)周,初孕23例,有流产史7例;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岁,孕周6~10周,平均孕周(±)周,初孕21例,有流产史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病史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排除规则:患者妊娠时间大于12周;患者阴道有重度流血症状及组织排出;患者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方法
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肌内注射20mg黄体酮,一日1次,口服50mg维生素E软胶囊,一日3次。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口服40mg地屈孕酮,之后每隔12h口服10mg。治疗期间保持心态平稳,卧床休息。
观察标准
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阴道停止出血,胚胎发育与孕周符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符合。无效:患者病症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孕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详细记录。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录入到SPSS ,计数资料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P<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对比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