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机制及治疗
项荣张建安(西藏民族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82 )
【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耐药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幽门螺杆菌耐药发生机制及其对策,结果:幽门螺杆菌耐药有多种分子及基因基础,且治疗方法较多,结论:幽门螺杆菌耐药有多种分子及基因基础,且治疗方法较多,需继续研究有效治疗方法,形成统一共识。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药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89-01
(Hp)对抗生素耐药机制
对甲硝唑的耐药
发达国家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20%~30%,而发展中国家高达60%~80%。一些发展中国家达90%,西欧国家也达5%~50%。李耿等[1]研究表明Hp对甲硝唑耐药与rdxA、frxA、fdxB基因突变有关。Moore认为,frxA基因的框移突变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出现的频率相同,因此与Hp甲硝唑耐药无关,只有rdxA基因与耐药相关。
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
Kobayashi等[2]发现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主要为23S rRNA,目前发现的23S rRNA基因突变类型有A2143G、A2142G、A2142C、A2142T、A2143C、G2115A、G2141A,其中A2143G的突变最为常见且稳定。还存在A2143G +A2142G、A2143G+A2142C的双重突变[3]。
Hp对阿莫西林的耐药
研究发现以下突变与阿莫西林耐药有关: PBP1(S414R、Y484C、T541I和P600T)。已发现3种高分子量PBPs(PBP1、PBP2、PBP3)和6种低分子量PBPs突变引起Hp对阿莫西林低水平耐药(MIC<8 mg/L)。
Hp对四环素类的耐药
Hp对四环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16S rRNA的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为16S rRNA AGA(926~928)→TTC的突变。Nonaka认为16S rRNA 926-928位碱基的突变都会导致Hp对四环素的耐药,Wu等[4]也证明耐药菌株是单一位点突变(如CGA、GGA、TGA、AGC、AGT)。研究发现HP1165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菌株对四环素的敏感性增加。
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
左氧氟沙星耐药主要与DNA旋转酶的改变有关。
对大肠埃希菌的研究发现,细菌对喹诺酮类的高度耐药由gyrA的突变引起,而低度耐药由gyrB突变引起。因此,推论gyrA基因的突变是Hp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基础。
对利福平的耐药
研究认为,HP对利福霉素的耐药与rpoB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确切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由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增多,利福霉素类药物也较多地应用于临床研究和治疗,有报道可显著提高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多重耐药菌株的根除率。
Hp对呋喃唑酮的耐药
Masaoka [5]证实呋喃唑酮耐药株porD基因有三个位点突变(G353A,A356G,和C357T),以C357T为常见。国外报道呋喃唑酮与质子泵抑制剂和(或)铋剂及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甚至对标准一线、二线疗法及利福平为基础的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很高的根除率。因此
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机制及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