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方法:总结手术室工作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论:加强手术室职业防护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并提升操作安全性,以减少锐器损伤发生。
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针、钩等在手术室便用最频繁,在术中传染、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易误伤他人或自己。据有关资料显示, %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接触,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可引起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 其中有1/3的器械在造成手术人员损伤后仍然和病人接触。这意味着不仅存在疾病由病人传染给医务人员的危险,同样也存在疾病由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的危险[2]。
1锐器损伤发生的原因
,针刺伤是全球医生和护士的一个重要的职业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约有1/3的医生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内受到锐器损伤。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护士有95%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锐器损伤。利器伤是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手术配合过程中传递针、刀、剪方法不正确,与医生配合不默契,导致误伤、刺伤。
,手术时未采用防护措施,不戴防护眼罩,穿防护鞋,锐利器械掉在脚上。
.
,手术室护士操作时心情急躁或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忽略防护。
:①调整针头;②开启
安瓿;③打开针帽;④寻找物品;⑤清洁器具;⑥针刺破针帽;⑦手术中意外受伤;⑧由病人致伤;⑨由同事致伤。
2 锐器损伤预防措施
:对锐器损伤应树立标准防护的理念是防止锐器损伤的关键:将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性的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在进行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
:有研究推荐使用双层手套,使用双层手套能够针对手套破损造成的危险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当外层手套被刺破时,内层手套的隔离保护作用仍然存在,双层手套使工作人员粘染病人的血液危险降低87%。
虽然也有双层手套被刺破的现象,但双层手套同时被刺破则很少。此外,缝合用的实心针在穿过双层手套后其附带的血液量将减少95%。由于术中手套破损不易被察觉,双层手套能够预防医务人员的手与病人血液的直接接触。双层手套临床;应用的弊端是手的舒适性、敏感性和灵活性下降。
:工作人员在使用注射器操作后习惯回套上针帽,是造成刺伤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忙碌的工作时,仓促的回套针帽,容易发生针刺伤。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应要求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立即并小心地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
:美国外科医生学会推荐:不要对缝针进行校正,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无针系统,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电灼或钉合器。使用合适的器械拿取缝针。在缝针使用中不可使用手拿式直缝针线,不可用手直接拿取缝针,应使用针持或镊子。
:手术中采用弧形缝针进行筋膜缝合时发生的刺伤占缝针刺伤的59%。为了减少工作人员针刺伤的危险,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