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烧伤病人的输液与监护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烧伤病人的输液与监护护理
王丽辉(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疗中心总医院 1546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467-02
【关键词】烧伤输液监护护理
根据烧伤治疗的现实,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经常需要同时接受两种以上的体内导管治疗,如静脉切开导管,导尿管,鼻导管,胃管,气管切开插管等。这些导管对一般病人来说属于常规监护范围,但在烧伤病人中却有许多特殊性。烧伤病人除长期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管道治疗以外,烧伤本身的多种因素很易诱发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或诱发导管性败血症。因此,加强烧伤病人体内导管的监测与处理,对促进病人康复,减少全身感染机会十分有益。现就我们的具体做法作如下讨论。
(一)输液的护理
在无法改善烧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这一造成伤休克的主要因素的情况下,输液治疗仍为当前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成人Ⅱ度烧伤面积>15%,小儿Ⅱ度烧伤面积>10%,非头面部烧伤均应考虑抗休克输液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补充血容量不足和纠度过快,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输液泵可以准确、均匀控制输液滴速,对减少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1)老人输液:老年人烧伤后由于各器官功能代偿能力下降,对输液的耐受性差,所以速度一定要均匀,忌快速补液,以减少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可能。
(2)输液顺序有双静脉通道的患者,一路输胶体,另一路输电解质液和水分。无双通道的患者输液应按照胶体、电解质与水分三者交替输入,一种液体输入时间不宜过长,特别应避免短时间内输人大量水分,防稀释性低钠引起的脑水肿。
(3)输液温度:使用输液恒温器,使输人体内的液体温度达32℃左右,减少了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
(4)防止感染:除严格无菌操作外,穿刺部位每日用碘酊、乙醇(或安尔碘,经创面穿刺可选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输液器应每日更换,三通、肝素帽每周更换至少2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进行病室的消毒工作,严防交叉感染。被褥被浸湿时应及时更换。
(二)休克期监护指标
(1)神志:由于血容量的不足,微循环的功能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障碍,此时伤员常出现兴奋、烦躁、神志恍惚、言行不由自主等。
(2)脉搏:由于烧伤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增多,使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增高,代偿地增加心排血量。
(3)尿量:这是烧伤患者休克早期表现的可靠指标,是调整复苏补液的重要依据。
(4)胃液pH值的监测:严重烧伤休克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黏膜血流减少,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后者与胃液pH值降低有密切关系。
(5)呼吸:呼吸增快是早期休克的表现之一,应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
(6)血压:烧伤休克期成人收缩压应维持在12 kPa以上, kPa以上。
(7)体温:一般变化不大,但小儿头面部烧伤或中、大面积烧伤,可能发生高热。休克期可能发生体温过低或不升,应注意保暖。
(8)血气分析:PaO2和PaCO2是监护严重休克和有吸入性损伤伤员的重要指标。
(9)尿比重、pH值:对烧伤患者来说,监测尿比重及尿pH值可判断回吸收期的开始:烧伤休克早期尿液是浓缩的,尿比重升高,尿
pH值下降。
(10)脉搏血氧

烧伤病人的输液与监护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