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方治疗痤疮举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方治疗痤疮举隅
杨枫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文中强调痤疮辨证要根据症状反应,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痤疮之发病,多与情志相关,其病以厥阴、少阳、太阴多见,以合病并病多见。文中列举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痤疮的3个验案,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痤疮;经方;医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231-01
痤疮【1】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面、胸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愈后可遗留瘢痕,具有一定的损容性。与祖国医学中的“肺风粉刺”相类似。祖国医学【2】认为本病总由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多从肺经风热、湿热蕴结、血瘀痰凝等辨证施治。但在临床中,痤疮的辨证往往超出这些范围,或兼有其他证候,现分享一些笔者运用经方治疗痤疮的验案。
案1 患者女,29岁,因“面部丘疹、脓疱3年”就诊,患者面部散在红色丘疹,部分中央可见脓疱,以双颊为著,少许色素沉着及凹陷性小瘢痕,口苦,心烦易怒,眠差,纳可,大便日一行,食冷易腹泻,月经正常,经前皮疹加重,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脉弦。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柴胡12g,桂枝9g,干姜9g,天花粉12g,黄芩9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白芍9g,茯苓15g,炙甘草6g。14剂。
二诊:面部丘疹、脓疱明显减少,无口苦,睡眠改善,食冷腹泻无明显缓解,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脉弦,上方干姜调整为12g,继服14剂。
三诊:面部丘疹、脓疱消退,遗留少许色素沉着斑,睡眠可,二便正常,食冷腹泻明显改善,服上方期间月经来潮,经前新发丘疹、脓疱较前明显减少,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略弦,上方去天花粉,黄芩减为6g,再服14剂,余症皆消。随访半年无新发丘疹、脓疱。
按:本案为上热下寒,六经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生牡蛎、茯苓。二诊时诸症皆减,唯里寒不减,故加大干姜用量以增温中之功。三诊时热已不显,而脉仍细略弦,故去天花粉,减黄芩用量,再服半月,余症皆消。
案2 患者女,23岁,因“面部丘疹、脓疱1年,加重2月”就诊,患者面部较多红色丘疹,少许丘脓疱疹,以口周及双颊为著,口干,手足凉,月经周期正常,量少,痛经,经前乳房胀痛,大便不成形,2-3次/日,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六经辨证为厥阴太阴合病,方用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柴胡12g,枳实9g,白芍12g,炙甘草6g,当归9g,川芎9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9g。14剂。
二诊:面部少许红色丘疹、丘脓疱疹,较多色素沉着斑,大便不成形1-2次/日,口干不显,舌淡胖,齿痕,苔白,脉弦细。续服前方,14剂。
三诊:面部皮疹减少,少许色素沉着斑,手足凉较前改善,无口干,大便顺畅,1次/日,舌淡,苔白,脉弦。上方去泽泻,继服14剂。
四诊:面部皮疹消退,少许色素沉着斑,自诉偶有新发丘疹,手足凉不显,大便正常,服上药期间行经,经前乳房胀痛较前改善,量可,无痛经,舌淡苔白,脉弦略滑。继服上方14剂。
五诊:服上药期间无新发皮疹,手足温,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滑,停药,嘱调情志,少食辛辣、生冷、油腻、甜食。

经方治疗痤疮举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