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验报告(苏州科技学院石湖).doc目录
前言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三、实习要求
四、实习任务
区域概况及现有资料
一、测区概况
二、现有资料
踏勘选点
一、选点要求
二、构造控制网(含图)
控制测量
一、高程控制测量
二、平面控制测量
碎步测量
一、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二、碎步测量
三、地形图测绘
四、地形图整饰、编辑与检查
测设
测设方案
测设数据计算
测设结果验证
小结与心得
第一章前言
一、实习时间:
2011年12月18日~12月27日
实习动员及分发仪器:
踏勘选点:
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1天
平面控制测量:2天
碎步测量:4天
测设:
总结(整理实习数据):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内容;
2、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方法技能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培养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4、加强同学自身及同学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习要求
要求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作业能力;学习和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四、实习任务
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
1)数据记录手簿(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原始记录本,选点略图及高程和导线计算结果)
2)指定实习范围的一幅标准图幅的1:500地形,大小为4*4格,对应实地面积200*200m,—1cm。
2、个人上交成果:实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计算表,测设数据计算表等。
第二章区域概况及现有资料
一、测区概况
测区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新区苏州科技学院之内。西以C3-1教学楼等为的西边界,北以逸夫楼前的河流为界,东以老校区的体育馆、食堂为界,南边师陶园、女生宿舍等为界。其中包括体育馆、老食堂、师陶园、马路、C1-3等。
二、现有资料
已知点S1坐标(,) 高程
已知点S18坐标(,)
踏勘选点
一、选点要求:
1、相邻点之间应能通视;
2、便于量距以及观测周围地物;
3、点位应选在便于保存之处,点位稳固,保持一周或二周;
4、变长均匀,点位足数,5-6个自选点;
5、油漆做标记,点的编号为三位:及班号、组号、点号,字体小巧工整清晰,字头朝北。十字标记要纤细,便于对中。
6、设计闭合或附和导线,选点完毕后应会出选点略图。
二、构造控制网
我们的选区的边界有几面是建筑物,我们边在超出边界的马路上选点,并利用了一个已知点,共6个自选点。另外,我们在碎步测量时考虑到有大部分被建筑物挡住,又加上5个支点。
导线布设示意图:
第四章控制测量
一、高程控制测量
1、要求:
1)在水准路线间进行往返测,总测站数为偶数;
2)应在水准路线间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
3)红黑面互查应不大于3mm,注意零点差;
4)必须连测到已知高程的控制点上;
5)高差闭合差fh允=±12√N(mm)(山地);
6)尺垫的正确使用。已知点和自选点上均不可用尺垫,尺垫只能在转点上使用,一般用不到。
7)建议采用闭合水准路线。
2、表格及计算
(表格见后页)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
测站
点号
后视(m)
前视(m)
高差(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1
S16
-
-
D131
2
D131
+
+
D132
3
D132
-
-
D133
4
D133
+
+
D134
5
D134
-
-
D135
6
D135
-
-
D136
7
D136
+
+
D137
8
D137
+
+
S136
S16 H=
二、平面控制测量
1、经纬仪的安置
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内容
安置方法:
测量学实验报告(苏州科技学院石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