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中图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第1课时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大气的热状况
课程课型
学习新课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讲述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在全节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大气的热状况(前一课时内容)是大气运动的基础,而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本课时内容)又是后面学习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时教学需要联系较多物理学知识,而我校学生整体而言,地理和物理学科的基础较差,部分物理知识(如力的合成与平衡)还没有学到,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的最不利因素。但是,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对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有一定的认知和实践体验,这将有利于本课时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的形成过程
获得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认识大气的保温作用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认识事物是运动、普遍联系的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难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学方式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和地理学科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法
--启发式
,通过比较掌握大气的各成分的作用。
,多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过程
教师活动
板书
导入
,是先到达珠穆朗玛峰山顶还是先到地面?
?
?
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地球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
受热
过程
总领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接收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接着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对其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最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其中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地表吸收的部分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储藏于生物体内。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729 KB
  • 时间2017-1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