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截肢33 例护理
曾莹莹林惠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骨一科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总结截肢患者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截肢功能锻炼护理
创伤性截肢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严重的躯体创伤,导致四肢的某一部分被切除。截肢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严重的生理功能和心理障碍。我们对创伤性截肢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本组33 例,男25 例,女8 例:年龄20-65 岁,平均48 岁。大腿截肢术10 例,小腿截肢术8 例,前臂截肢术5 例,腕关节离断术6 例,膝关节离断术4 例。
病情观察患者来时由于肢体严重创伤及大量失血,多处于休克状态,反应迟钝,容易掩盖其他隐藏或深在的严重创伤,因此术后必须严密观察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 分钟巡视病房一次,注意观察神志、面色、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及伤口引流液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由于意外伤害导致肢体残疾,患者担心日后的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生活负担,存在焦虑、恐惧、抑郁及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克服困难的信心。可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恢复情况,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疾病恢复、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残端伤口护理术后48h 内,每班实行床头交接班,床边备止血带。密切观察残端敷料有无渗血,并检查残端有无肿胀、积血、积液、波动感。
若残端敷料渗血过多,患者面色苍白、心慌,应首先用手压迫或止血带绑扎止血,抬高肢体,快速补液,立即进手术室彻底止血;若发现渗液多时,重新更换敷料和床单,换药包扎;若残端水肿严重,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适当抬高肢体,促进静脉血的,减轻水肿,注意下肢抬高不可超过2 天。
预防感染由于肢体严重毁损型创伤,伤口污染严重,术后易并发感染。感染不仅造成伤口难以愈合,严重可致全身中毒,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术后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若患者感觉伤口肿痛、发热、局部出现炎性改变,周围皮肤发黑,伤口有异味或臭味,显示有感染。对已感染伤口,应及时扩创,引流浓液,清除坏死的肌肉组织,切除坏死的皮肤。另外,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疼痛护理截肢患者60%-80% 有间隙性幻肢痛,无痛的肢体幻觉。幻肢痛以夜间多见,可指导患者耳塞听音乐,深呼吸,必要时给少量的镇静剂帮助入睡,也可以在伤口无渗液、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指导患者健手有节奏的轻怕扣击残端逐渐增加时间,轻重程度患者自己掌握,使患者从触觉的感觉中体会肢体已缺失的事实,消失幻肢痛。幻肢痛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神经残端结扎法,对术后正常出现的伤口疼痛,应及时应用镇静剂解除患者痛苦。
体位指导患者的残端放在功能位,如上肢截肢时肘关节维持伸直位;下肢截肢时膝关节、髋关节应放于伸直位;尤其是小腿截肢,要保持功能位,防止屈曲畸形,防止肌萎缩。
鼓励患者早日坐起或离床活动病情稳定后,每日给予残端
创伤性截肢33 例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