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中考一次调研评估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干涸/禁锢强劲/劲敌湍急/惴惴不安
B. 边塞/阻塞匀称/称心提拔/拨乱反正
C. 试卷/证券差错/出差对峙/恃才傲物
D. 玷污/沾染提防/提高蠕动/耳濡目染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相形见绌 相濡以沫 相辅相承 天翻地覆
B. 不记其数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伸张正义
C. 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 中流砥柱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别出新裁
,默写古诗文名句。(共8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分)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 。(2分)
(4)“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 , ”,表达的是对友人左迁边远之地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抒发的是离愁别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表达的是美好祝愿;杜牧的“ ,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朦胧淡雅的意境。(4分)
,按要求答题。
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月28日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获高票通过,并将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经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并向全社会公开征购了1万余条意见。其中,理顺体制突出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创新直指当前监管体系的“软肋”。这部法律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极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软肋:
(3)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分)
5. 根据你了解的名著知识填空。(2分)
《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中;《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中……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地方民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的回忆性散文。
,新型汽车层出不穷。为了扩大影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汽车生产商借助各种媒介大打广告战,以吸引消费者的视听。
(1)下面两则汽车广告语,请挑选其中的一则,进行简要评析。(2分)
现代汽车——驾驭现代,成就未来!
别克君威——在动静中容智慧,于无声处见君威!
(2)请为郑州生产的宇通客车拟一则汽车广告语(不要套作),并加以解说。(3分)
宇通客车——
解
2011年河南省中考第一次调研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