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基础知识( 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1)形貌昳( )丽(2)始龀( ) (3)穷匮( ) (4)溯( )洄
(5)旗靡( ) (6)期( )年(7)好逑( )(8)窈窕(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3)(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2分)
,故克之。
,虽不能察,必以情。
,望其旗靡,故逐之。
,登轼而望之。
4、下列句子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而形貌昳丽。
,又弗如远甚。
,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5、默写:(10分)
(1)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2) ,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3)使愚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大山一定会铲除的重要依据是, 。
(4)《关雎》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语句是, 。
(5)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 。
6、将“蒹蒹苍苍,白露为霜”改写为50字左右的描写句。(3分)
7、古诗鉴赏。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请写出诗中起兴的句子。(1分)
用“这首诗美在……”的句式写两句品读本诗的句子(4分)
阅读(30分)
(一)(1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选文出自〈〉,是一部史书。(2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齐人三鼓( ) ②望其旗靡( )③再而衰( ) ④神弗福也( )
10、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3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结合原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3分)
12、整体把握: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3分)
1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3分)
(二)(12分)
北山愚公者,年
九年下册级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基础与巩固练习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