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34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34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
刘胜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5)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肝动脉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TACE+RFA联合)和对照组(TACE治疗),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缩小率和完全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结论:TACE+RFA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156-02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特征不明显、转移风险大、死亡率高[1]。最近几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治疗效果越来越显著。TALE技术、 RFA技术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各具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我院主张采用TALE+RFA联合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满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过CT予以确诊[2]。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plusmn;)岁。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逐项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并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TACE单独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TACE+RFA联合治疗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TACE:手术前4h禁止进食,,局麻下股动脉穿刺插管(5F肝动脉化疗栓塞导管)到肝动脉,同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透视下予以确认[3]。注入200mg的奥沙利铂、2g五氟尿嘧啶、5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化油,血管造影透视情况下注入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等到导管拔出后,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手术后12h维持下下肢制动状态,对下肢皮纹、足背动脉搏动、下肢颜色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血肿、渗血症状。
(2)RFA: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2周进行射频消融,对插入部位进行消毒,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插入射频电极到肿瘤组织,设置60W消融功率,基于肿瘤形状大小决定消融治疗时间,其治疗范围一般拓展到了正常组织的1cm,从而保证肿瘤组织完全坏死[4]。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重点观察了肿瘤大小的变化和肿瘤坏死程度,并计算出肿瘤缩小率。
统计学分析
,(x-&plusmn;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

经临床治疗后,研究者患者的肿瘤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而肿瘤坏死程度方面,研究者患者与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详细评估数据见表。
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34)
注:相比于对照组,*P<。

治愈性切除是原发

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34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