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体会
伊不拉音·西力甫李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友谊医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间接受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资料等。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4例,行腹腔镜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10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平均(158±55)min,术中平均失血平均(143±98)ml,肿瘤平均大小3cm(1-5cm),肿瘤切缘镜下均为阴性,术后平均恢复排气时间3天(1-5天),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天(4-8天),术后平均随访6-22个月,未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安全,可行,有效,并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外科根治性切除仍是GST的唯一可能治愈方法。与此同时,腹腔镜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优势在消化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使GST的腹腔镜治疗成为外科学界日益关注点之一。本文拟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共实施1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58岁(35—71岁)。临床症状包括上消化道出血3例,上腹痛、腹胀6例,发现腹部包块2例,另有3例因腹部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入院后经胃镜(13例)、腹部增强CT(4例)、超声内镜(2例)检查明确诊断。肿瘤位于胃体前壁1例,小弯侧
6例,胃底7例。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头高足低倾斜,于脐下缘穿刺建立观察孔,左、右肋缘下及剑突下建立3个操作孔。肿瘤较小或向腔内生长无法定位的术中辅以胃镜定位。位于胃前壁的肿瘤可以直接予以内镜切割吻合器楔形局部切除肿瘤及部分胃壁;后壁肿瘤向腔外生长的需超声刀打开大网膜或小网膜,翻转胃壁暴露瘤体,局部切除;向腔内生长的可以切开胃前壁暴露瘤体,局部切除后再缝合前壁。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定切缘阴性。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在创面放置l根J-P引流管。
结果
本组14例患者均先行腹腔镜探查,其中8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1例胃底后壁腔内型肿瘤,因肿块巨大(17cm×11cm×),在腹腔镜下探查后直接转开腹手术;1例因肿瘤位于幽门部无法局部切除,在腹腔镜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6例辅以术中胃镜定位。手术时间60~245min,平均(158±55)min;术中出血50~300ml,平均(143±98)ml;切口长度5~15cm,平均(±)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2~7d,平均(±)d。
术后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胃间质瘤,免疫组化CDll7和CD34均阳性。外科手术切
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