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孙晓春李娟(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医院 1584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014-02
【摘要】目的总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操作和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研究近年来我科进行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报告。结论 PT测定中操作及报告方式必须规范化,才能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是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外源凝血途径有关因子是否异常,是筛检凝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之一。
在抗凝血浆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即可满足外源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V、Ⅶ、X的水平。
(1)抗凝剂:109 mmol/L枸橼酸钠液(相当于含2个分子结晶水的枸橼酸钠32 g/L)。
(2)凝血活酶试剂:市售商品,应标有ISI、批号及有效期。冻干者应按说明书指定的溶液复溶。
(3)氯化钙(CaCl2)溶液:浓度为25 mmol/L(目前大部分商品试剂已将凝血活酶、缓冲液与氯化钙液事先混合好,可不必另配 CaCl2液)。
(4)质控物(正常及异常对照血浆):有商品供应。
(1)手工法:秒表,~℃的恒温水浴箱。
(2)仪器法:各种自动或半自动凝血仪,严格按各自的说明书操作。仪器法依测定原理主要有三种:光学法即比浊法、电流法即钩方法和黏度法即磁珠法。
、运送及贮存
(1)用一次性塑料采血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采静脉血液。采血技术要熟练,不可过多损伤血管及周围组织,致使组织液混入血液中。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并不应超过2分钟。针筒内见到回血即应解开止血带,否则某些凝血及纤溶因子会活化,并可使血细胞比容(Hct)升高。
(2) ml,加入含有109 mmol/ ml的试管中,充分混匀。最好用已加有定量枸橼酸钠液的专用硅化真空采血管采血,以保证血与枸橼酸钠液比例准确,防止凝血因子活化,并保持清洁,防止不洁的试管和不合格橡皮塞的污染。
(3)贮血应用清洁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或其他不沾湿的容器,避免接触活化凝血因子。取得血液后应尽快送到血液检验室。在运送中应避免剧烈振动和日光直射。一般要求自采血到测定不得超过4小时,不可久贮。如在室温中贮存过久,V因子会破坏;另一方面,在4℃贮存过久,会导致第Ⅶ因子活化。实验室在取得血样后应尽快分离血浆并尽快测定。血液如发现凝固,应弃去不用。
PT和AFTT试验都必须用乏血小板血浆(PPP),以3 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用浊度法测定终点的自动化凝血仪,溶血和较明显的黄疸及脂血均会影响测定结果,此时可改用手工法或电子机械式(非比浊法)凝血仪测定。
(1)手工法
①按上述方法制备乏血小板血浆。
②将氯化钙凝血活酶溶液,健康人混合冻于血浆和待测血浆,置37%水浴中预温5分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