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教案
第十三单元
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
一、吸氧法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评估病人的缺氧症状。
2 说出氧气表的结构及作用
3 概述给氧的注意事项
4 正确换算氧浓度和氧流量,计算氧气筒内氧的可供时数。
5 正确实施各种吸氧法。
6 工作认真负责,动作敏捷、熟练、有条不紊,具有爱伤观点。
(一)供氧装置
(1)氧气筒:总开关、气门
(2)氧气表: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
(3)装表法
(4)卸表法
(一)供氧装置
(二)氧气成分、浓度和用氧量换算法
:99%氧气、5%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和
:空气氧含量21%。低于25%无治疗价值,高于70%持续1-2天会发生氧中毒,表现恶心、烦燥,面色苍白,R困难。有效氧浓度25-70%,根据缺氧程度决定给氧浓度及调节氧流量。
(L/分)的换算:
吸氧浓度%=21十4×氧流量(L/min)。可参阅:
氧流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氧浓度%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60
缺氧程度轻(儿) 中重面罩
缺氧与二氧化碳滞留并存:
低流量持续给氧。
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高浓度给氧,缺氧的刺激作用消失,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为严重,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贮氧量=筒容积×压强。
可供氧时数=筒容积L(压强-5)/氧流量/60分。
例:筒容积40L,压力表所指压力为95kg/cm2 ,设病人氧流量3L/分,问筒内氧气可供氧几小时?
答:40(95-5)/3/60=20(h)
(三)供氧方法
评估
、对疾病的认识、对吸氧的心理反应与合作程度。
、病情诊断、年龄、意识状态、呼吸困难的程度、肢端皮肤颜色、鼻腔粘膜状况(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分泌物堵塞)、治疗情况、血气分析、病人缺氧症状等。如表:
程度紫绀 R困难神志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轻度轻不明显清醒 - >
中度明显明显烦躁 - >
重度显著严重昏迷< >12
三凹症
计划
:注意安全,严防明火、高温。
实施
(1)鼻塞法
(2)鼻导管法
1)单侧鼻导管法
2)双侧鼻导管法
22吸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