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浸泡治疗手、足、甲癣病
李琳李文军甘肃省舟曲县医院(甘肃舟曲746300)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5-0095-02
手癣(tinea manus)、足癣(tinea pedis)和甲癣(tinea unguium)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趾、指(趾)间表皮和指(趾)甲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俗称手癣为“鹅掌风”,足癣为“脚气”,甲癣为“灰指甲”。三者常可彼此传染,相继发病,也可仅侵犯一处单独发生。其中足癣最为常见,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致病菌多系毛癣菌层与表皮癣菌层。主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此外,尚有白色念球菌及其他酵母样菌。红色毛癣菌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手癣、足癣、甲癣的主要病原菌,本病系接触性传染。
1 临床表现
手癣:临床上多呈鳞屑角化型,皮损多见一侧掌心或二、三指的尖端。脱屑处皮肤增粗增厚。皮纹宽深,失去正常的光泽与柔韧性,脱屑时伴有局部疼痛。
足癣: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皆可发病。以夏季为主,冬季减轻,时轻时重,长期迁延。可分为水疱型、擦烂型和鳞屑角化型,他们的共同症状是水疱、瘙痒、脱屑、皮肤皲裂疼痛,易发感染。
甲癣: 甲癣与手癣、足癣病原菌基本相同。有时可由曲菌或白色念球菌引起。因真菌侵入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甲下型甲癣与浅表性白色甲癣两种。由于真菌的侵入,指甲形成松脆的角蛋白碎片,堆积于甲下,使甲增厚、翘起,甲板与甲床分离,前缘如虫蚀状残缺不齐,久之甲板全被破坏,妨碍劳动。
后者真菌从甲面侵入,形成不整形的白色浑浊区,逐渐扩大,甲面不平,增厚变形、松脆。少则一个,多则几个指甲发病。甲癣病程缓慢,如不医治,终生难愈。
2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与疱子或细菌培养见念球菌生长。
治疗: (药物组成)鹤虱一两苦参15g
狼毒5g蛇麻子5g当归尾5g
灵仙5g猪苦胆两个或胆汁
用法:一个疗程用药三付,煎后每日一次,每次浸泡30分钟。将上药一付加水500-700毫升温火煮,30分钟离火凉至35-40度,将生猪苦胆刺破,把胆汁加入煮好的药液中,,将患手或双手放入带有药渣的药液中浸泡即可。待患甲角化层软化后用刀削去表层
中药浸泡治疗手、足、甲癣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