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福君德州学院中文系新闻学教研室 2 第一章新闻分别探讨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新闻与舆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新闻的定义、特点、以及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处境。一、新闻的起源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严格意义上说所有的生物、甚至所有的物质都存在对于信息的需求。香农Shannon说“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information。”比如交通路口的红绿灯它通过红光波和绿光波表达出禁止或通行的意义消除了变动事态的不确定性它就是一种信息。如汽车行驶在路上当路况拥挤时司机会鸣号示警喇叭声可能会很短那说明司机不是很急提醒大家“注意啦车来啦”喇叭声急促、拉长则表示司机很急要求大家“让一让让开”新闻反映的是新近变动的事实性信息。信息与新闻都是客观事物的情况、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及其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对于接受者来说他们都能消除受者的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新闻是对信息的传播但是并非所有信息都能成为新闻被媒体报道、被受众所关注。信息的概念外延远比新闻大得多大量的信息只是为未知者提供了了解世界的一种知识却并不能引起人们进一步追逐的对象。只有那些具有了新闻价值的信息才会成为新闻这种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成为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1、新闻信息共享。信息具有共享性对所有未知者都具有使之知的作用。新闻信息具有此特征新闻媒介发表一条消息可供他的最大量的受众共享同一新闻信息可供不同媒体共享。 2、新闻信息扩缩。新闻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可以扩张也可以压缩。以同一条新闻信息既可以发一条百八十字的简讯也可以发一篇几千字的通讯二者各有千秋既可相互替代也可互补映衬。这种特性是新闻报道充满了多样化个性特点不同媒体和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扩缩新闻信息。 3、新闻信息组合。两则信息可以通过组合手段类似蒙太奇而产生出新的信息。中唐时白居易、韦庄、司空图三人在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有人提出赋诗比赛就以眼前的秋夜和孤灯为题但不准使用“悲秋”、“老病”、“凄苦”之类的词汇结果司空图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获胜。因为他使用两组特写信息经过巧妙的组合非常贴切的表现出悲秋与凄凉的情境却不涉及相应的符号载体。同样两则新闻信息的有机组合也可产生第三信息。如面对同一新闻事实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所报道信息之外的更多信息即新闻信息的组合及信息增值。 4、新闻信息多义。由于受众对符号、代码及指令的解读不同同样的报道 3 可能产生迥然不同的解读效果。 5、新闻信息不对称。·瑞克提出的以此获得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对称信息论原指经济活动中一些人拥有较多信息而另一些人却是信息不足导致经济行为和交易活动的不公平竞争。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由于新闻信息质量的不对称导致相关各方可供选择判断的信息不平衡其决策必然大受影响。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同信息对称是暂时的不对称是必然的因此新闻信息不对称是社会常态其中总有些人掌握较多信息总有人掌握较少信息。大众传媒的责任就是尽可能保持全社会信息量的平衡打破信息论断和信息专断。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和财富信息不对称就是实力不对称。各种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量拥有的对比许多竞争归根结底是信息和
新闻采访与写作讲稿【共享精品 其它理文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