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杨文丽(新疆石河子市八师一五二团医院 832000)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口服奥美沙坦治疗) 和对照组23例(口服氯沙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降压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发现在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的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其中观察组平均坐位SBP和DBP的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奥美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较少,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美沙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275-02
虽然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有明确的论证[1]。不过最近医学上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受到内皮细胞功能出现异常的影响,而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中通过应用奥美沙坦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该药物属于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现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奥美沙坦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6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为(±)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口服奥美沙坦治疗) 和对照组23例(口服氯沙坦治疗),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
排除下述几类患者:具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症状的患者;空腹血糖高于11mmol?L-1的患者;继发性、恶性以及急进性的高血压患者;处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妇女;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同时服用对降压药物效果的发挥可能产生影响的药物的患者等。
治疗方法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8周。要求观察组患者每日口服奥美沙坦三次,每次服用的剂量为20mg,而对照组患者则每日口服氯沙坦三次,每次服用剂量50mg。对两组患者在服药4周后进行坐位平均舒张压(DBP)的测量,若DBP在90mmHg以上,则需要两组患者分别服用加倍剂量的药物继续治疗,若DBP在90mmHg以下,则可以维持原剂量进行治疗。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降压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发现在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的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其中观察组平均坐位SBP和DBP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比(n)
3 讨论
现
奥美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