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
◆薛福定甘肃省秦安县王窑学区薛庄小学 741619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语言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积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神,小学语文课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通过文化感染,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传承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体现,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
《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国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言不仅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渗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姿,体味炎黄子孙思想的广博深邃,体味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促进语文课堂气氛,接受人文熏陶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文化角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的文化教学时,参考相关典故,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文字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叙述上,体验中国文化的精湛与美妙。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研读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选文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有多体现贡献爱心,诚实守信的道德礼仪等方面的文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侧重于教学对话和传统文化。在学习时,要挖掘包含在材料中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广泛收集古人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基于扩展类似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其实是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三、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传播地。在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情绪。古代圣贤们大多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是人格的典范,以自己的思想与仁爱、智慧、信心、勇气和善良展现和谐统一的道德标准。
四、传统节日熏陶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