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
李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0240)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4-0292-0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心脏病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整个人群寿命的延长,CHF 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45~95岁,年龄每增加10 岁,CHF 发病率几乎增加1 倍,病死率增加4~5 倍,再次住院率及医疗费用显著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避免诱因,防止复发
CHF的病因不易根除,但避免诱因能够防止复发。常见的诱因有:感染、体力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妊娠分娩、输液不当、电解质紊乱、中断用药等,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或冬春季节可给予流感疫苗预防感染,有条件病情允许的老人,可做去除病因治疗,如冠心病血管成形、搭桥,瓣膜病人造瓣置换等治疗。在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尽量避免诱因的出现。
二、心理指导
慢性心衰病人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病人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自寻烦恼。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
三、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四、药物治疗
患者要主动参与到治疗中来,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CHF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他们记忆力减退,常有忘记服药的现象,家属要积极参与服药监督工作。患者与家属要明确药物治疗的目的和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洋地黄类药要根据医嘱,严格时间、剂量准确给药,用药前有无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视觉改变、心律失常等。利尿剂使用时应每天记录出入水量,定期监测体重及电解质的变化。β-受体阻滞剂是要学会自我监测心率、血压,防止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恶化。
五、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