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
邢艳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幼儿园 832100
摘要:溺爱是当今社会普遍现象,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过得太苦,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再让孩子受苦。正是怀着这种想法,父母们尽其所能地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是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
关键词:溺爱特殊危害
一、什么是溺爱及溺爱的几种表现形式
孩子在家庭中特殊待遇——地位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特殊,习惯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一家人过分注意、无时无刻的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也是嘻笑逗哄个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孩子要什么就轻易满足他。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孩子很多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实现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很多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也不会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二、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
。天真、幼小和“一张白纸”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溺爱成了家庭教育、引导孩子的障碍。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同时,溺爱使大人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批评,不能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能做与不能做、好与坏的区别。
。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这样长大后就很难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
父母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习惯于依靠父母生活,没有自己的主意、见地,往往缺乏自信心,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人、对事应有的责任心。
。从小在父母家人的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优越感和骄傲心理,常常眼高手低,瞧不起别人,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当他们看到别人的进步时,又很容易产生怨恨与沮丧的情绪。
三、不溺爱孩子的方法
,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