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成功的另类标准
【摘要】数学课堂的好坏不在于教师教授知识的多少,、肢体艺术,还有教师的个人魅力,,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关注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理想课堂;课堂艺术;可持续性
什么样的数学课算是一节好课?老师教的越认真,“灌”的越多就是好课吗?还是学生听的越认真就是好课?一节好课除了能完成授课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外,还要看教师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的管理艺术,更要看学生是否有效的掌握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的运用程度.
每每听优秀老师上课总感觉一点也不感觉枯燥,?细细品味起来除了教授者对知识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外,还因为上课的老师对语言的处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课堂提问可以多样化,问题的结构可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问题的呈现也可以是亲切的、诙谐的,甚至辅以教师的肢体语言,,提问时可说:“你能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怎样应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你能写出解题过程吗?”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问:“还有哪些隐含条件没有用到?”“能不能画一个草图看看?”“能不能回到定义去?”如果学生思考不严密可以问“这种解法严密吗?
”“还有其他方面没考虑到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学生解完题还可以问:“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这道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其次,,从这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时,必须用“过渡语”向学生进行交代,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利地转向延伸,,运用“过渡语”还应该自然流畅,而且要做到语言准确简练,富有引导性,促使学生的思维在顺畅无堵地引导下,,老师应该有一定的风度,语言既要符合数学规律,简练有力,,它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也可以调节学生情绪,.
一节好课还体现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真实、新奇、有趣并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的学习情境,,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对于数学的学习需要大量思考和练习,,: “成功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典故,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跟学生介绍“指数爆炸”:一张纸对折一次,,,对折100次,厚度将变为原来的2的100次方倍,相当于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张纸的厚度,其厚度可以超过地球至月球的距离,
数学课成功的另类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