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境货物
1、定义:指从境外启运,在我国境内不论是否换装运输工具,通过陆路运输,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
2、范围:注意禁止过境货物的范围。
3、过境货物的经营人、承运人的承运条件
4、海关对过境货物的监管目的
防止过境货物在我国境内运输中滞留在国内,或将我国货物混入过境货物随运出境,防止我国禁止过境货物从我国过境。
能力三认识过境、转运、通运货物
4、报关手续
进境报关:海关加盖“海关监管货物”戳记,制作关封。
境内运输:注意过境期限(6个月,可延长3个月)、运输路线、过境货物储存规定
复运出境:向出境地海关递交进境地海关提供的关封。
二、转运货物
指由境外启运,通过我国境内设立海关的地点换装运输工具(转运的条件) ,而不通过境内陆路运输,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
报关程序
(3个月)
注意:在口岸存放期间不能进行加工。海关对转运货物有权进行开箱查验,一般仅作外形查验。
三、通运货物指由境外启运,由船舶、航空器载运进境并由原运输工具载运出境的货物。
报关程序
,运输工具的负责人应凭注明通运货物名称和数量的“船舶进口报告书”或国际民航机使用的“进口载货舱单”向进境地海关申报;
,在运输工具抵、离境时对申报的货物予以核查,并监管货物实际离境。
运输工具因装卸货物需搬运或倒装货物时,应向海关申请并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
过境、转运、通运货物的区别
货物
运输形式
是否在我国境内换装运输工具
启运地
目的地
过境货物
通过我国境内陆路运输
不论是否换装运输工具
我国境外
我国境外
转运货物
不通过我国境内陆路运输
换装运输工具
通运货物
由原装载航空器、船舶载运进出境
不换装运输工具
进出境快件货物
一、分类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免税且无商业价值的文件、单证、单据及资料。
:海关法规规定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进出境旅客分离运输行李物品、亲友间相互馈赠物品和其他个人物品。
:指文件类、个人物品类进出境快件以外的进出境快件。
二、进出境快件的申报
1、申报时间: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出境快件在运输工具离境3小时之前,向海关申报。(与一般进出口货物对照)
能力四其他进出境货物的报关
2、报关:
(1)文件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快件KJ1报关单》
(2)个人物品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快件个人物品报关单》
(3)货物类:
①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货物和海关规定准予免税的货样、广告品,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快件KJ2报关单》。
②对应予征税的货样、广告品,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快件KJ3报关单》
③其他货物类进出境快件,一律按进口货物的报关程序报关。
一、定义
指进口货物在征税或免税放行后,发现货物有短少、残损或品质不良,而由境外承运人、发货人或保险公司免费补偿或更换的同类货物。
补偿和更换的货物,税则号与原税则号不一致的,不属于无代价低偿货物,属一般进出口货物范围。
无代价抵偿货物
海关设计无代价抵偿货物通关制度,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围绕海关怎样鉴别确认后面的这批货物确实是无代价抵偿进(出)口货物而展开的。
进出口报关实务25 认识过境、转运、通运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