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分析
专业:国际经济贸易
引言
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浙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升温,它在浙江经济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资经济对浙江省的贡献不仅体现在GDP的增长、而且还体现在其促进浙江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浙江省研发能力等许多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日益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创造就业的意义不容忽视。然而,FDI在浙江省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东重西轻”的区域倾斜格局。FDI在空间上的这种非均衡分布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势必将对我省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以及社会就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FDI就业水平的地区差异,以提出现实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地区就业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文献研究
2000年以来,浙江省引进FDI规模的增长十分迅速。2000年,,%。%,到了2007年,%。2009年,,其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省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就FDI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因此,就近年来FDI对就业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一)FDI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一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都会给东道国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对于缓解东道国就业压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矛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World Investment Report》中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生产经营活动既直接创造就业机会,也间接创造就业机会。[1]
陈晅(2001)指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总量和广度上的加大,会提升中国动态就业能力
[2]。徐涛(2005)认为,FDI的进入不仅直接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通过总需求扩张等渠道产生外部性,影响就业。他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总需求的刺激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主要渠道[3]。沙文兵、陶爱萍(2007)应用协整及相关理论,利用1979—2005年的年度数据研究了FDI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4]。牛勇平(2001)对1986—1998年的FDI与中国就业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在国内投资效率下降或相对下降的形势下,FDI对就业数量的增长具有不可低估的正效应[5]。曹安定和张庆君(2004)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构成就业总量变动的原因,且这种原因是单向的。短期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当期就业的影响远远小于上一期就业对当期就业的影响;长期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非农就业量之间的确存在线性的长期的稳定关系,而且影响显著[6]。王剑,张会清(2005)基于微观和宏观经济理论构建了FDI与东道国就业的
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