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2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3现代服务业: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和网络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
4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5区域(城市)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6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7适度人口: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
8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提供的人口数量。
9农业产业化内涵:在生产组织上形成产业链;在经营方式上一体化;在经营目的上高效益;实施过程中生产专业化
简答: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综合性(内容广泛,综合协调。关系复杂,综合分析。目标多样,综合决策。学科协作,综合编制)2战略性(时间长远,超前规划;着眼全局,宏观思考;勾勒轮廓,保持弹性;影响深远,利益兼顾)3地域性(立足本地,突出特色;单元独立,空间完整)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
。
,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
。
。从技术引进方看有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障碍、(2)资本障碍、(3)自然资源障碍、(4)劳动就业障碍、(5)技术人力资源障碍、(6)规模障碍、(7)基础设施障碍、(8)文化障碍、(9)时序障碍。
来自技术转让方的障碍主要是指某些政治因素或政策考虑、专利及商业保密措施、技术及产品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是看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钻石结构”系统中的诸要素,即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包括生产要素、供需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
(1)要素条件(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要素)
(2)需求条件,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
(3)相关支撑产业
区域规划期末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