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病人的护理
概念
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溃和坏死。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皮肤完整性受损。
发生原因
1:压力因素:压力、剪切力(如半卧时身体下滑)、摩擦力,其中垂直压力是造成压疮的最主要因素,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超过2小时,可引起不可逆损害,导致压疮的发生。
2:理化因素:皮肤长期受到潮湿或排泄物等因素的刺激,如大量出汗、大小便失禁、床单有皱褶,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下降。
3: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全身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减少、过度肥胖、水肿等均为压疮发生的易患因素。长期发热、恶性肿瘤恶病质、老年体弱、瘫痪、昏迷的患者易发生压疮。
4: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萎缩、皮肤变薄都是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5:受限制的患者:使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或使用矫形器时,方法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
好发部位
1:仰卧位:枕骨隆凸处、肩胛、肘部,脊椎体隆凸处、
骶尾部及足跟,最常见发生于骶尾部。
2:侧卧位:耳廓、间峰、肋骨、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
3:仰卧位:面颊、耳廓、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
膝前部、足尖部。
4:坐位:易发生在坐骨结节处。
分期及临床表现
I期(淤血红润期):局部受压的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感。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
II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发生破损或坏死。受压部位紫红,表皮有水疱形成,皮下产生硬结,易破溃,患者有痛感。水疱破坏后表皮脱落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此期若受压接触,改善局部循环、清洁创面,仍可组织压疮进一步发展。
III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损,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并有黄色液体渗出,有感染发生,形成溃疡,患者疼痛感加剧。
IV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向周边扩散,课深达骨面,坏死组织颜色变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易造成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与护理
加强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营养,良好的营养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清除不良心境。
I期(淤血红润期):及时祛除病因,加强防护措施,保持床铺的清洁无褶皱、无渣屑。经常变换体位,增加翻身次数,防止局部受压及潮湿因素的影响。因皮肤已有损伤,不提倡按摩,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II期(炎性浸润期):加强对皮肤的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对未破的小水泡应减少摩擦,让其自行吸收;较大的水疱无法吸收者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注射器将其抽出,不必剪去表皮。同时将其表面消毒,用无菌辅料爆炸。若水疱已破溃,需消毒创面及创周皮肤,无菌辅料包扎。
III期(浅度溃疡期):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减少感染的机会,接触局部压迫,%呋喃西林清洗创面。对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用3%过氧化氢冲洗,抑制厌氧菌生长。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清创处理,定期换药,局部创面可采用药物治疗。同时可给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灯照射,促进创面愈合。
IV期(坏死溃疡期):清创,祛除坏死组织或腐肉,保
压疮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