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的构造及设计_PPT课件桥梁工程(Bridge Engineering)
授课人:王智超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第四篇斜拉桥与悬索桥
第一章斜拉桥的构造及设计
1-1 斜拉桥概述
1-2 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1-3 斜拉桥的构造与设计
----------------------------------------------------------
----------------------------------------------------------
第一节斜拉桥概述
一、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 ) 的简介
定义:由梁、索、塔三类构件组成的一种桥面体系以加劲梁受压(密索)或受弯(稀索)为主,支承体系以斜拉索受拉及桥塔受压为主的桥梁。
特点:与吊桥相比
它是一种自锚体系,不需昂贵的地锚基础;
防腐技术要求较低,还可在通车情况下换索;
刚度较大,抗风能力较好;
用钢量较少;
采用悬臂施工不防碍通航。
二、斜拉桥的发展历史
1. 国外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德国工程师迪辛格(Dischinger)提出
斜拉桥雏形
斜拉桥的失败(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
爪哇的竹斜拉桥
老挝的竹斜拉桥
纽伦堡萨尔河桥(德国,1824)
泰晤士河Albert桥(英国,1873)
失败原因:
桥梁结构的力学理论缺乏
拉索材料的强度不足
第一座现代化钢斜拉桥主跨182m
1955年在瑞典建成“Stromsund桥”
第一座混凝土斜拉桥,主跨为160+5×235+160
1962年在委内瑞拉建成
马拉开波桥
斜拉桥得到迅速发展
已建成300多座
主跨856m混合型斜拉桥
1995年建成法国诺曼底桥
主跨890m钢斜拉桥
1999年日本建成多多罗桥
主跨1088m混合梁斜拉桥
2008年中国建成苏通大桥
2. 国内的发展
学习阶段:
60年代初传入我国;
1975年四川、上海先后建成试验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
(, 54m新五桥);
1977年改革开放;1982年建成220m济南黄河大桥
推广阶段(80年代,30余座斜拉桥)
1987年天津永河大桥(260m)、东营黄河桥(288m 我国第一座钢斜拉桥),1988年广州海印桥(单索面,175m)、重庆石门大桥(230m不对称独塔)
高潮(90年代)
1991年上海南浦大桥(423m),1993年上海杨浦大桥(602m) 2001年南京长江二桥(628m) ,2005年的南京长江三桥(648m),2008年苏通长江大桥(世界第一,主跨1088米)
诺曼底大桥(Normandy Bridge), 1995建成,主跨856米,为混合梁,其中624米为钢梁,其它为混凝土梁。
厄勒海峡大桥(Oresund Bridge),总长约16公里,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于1995年动工,2000年通车。
斜拉桥的构造及设计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