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二化学试卷分析高二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篇一:一、试卷结构本次期末化学试卷分为两卷,总分为100分。第I卷为客观题,有18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54分;第II卷为主观题,包括3个题,共计46分。二、总体试卷评价今年的期末考试试题总体难度较大,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要求比较高,综合性强,客观题有部分题对高二学生来说题型新颖,向高考靠拢,体现了今后化学考试的发展趋势,个别题目结合高考题型,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分值合理,整个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三、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卷面的结果看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差、基础知识差、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导致不能很好利用平衡移动的理论去解决问题,导致部分学生错选A和D。,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要吸热,这是课本中一直强调的基本知识,错选D项是因为没有掌握酸碱式滴定管的精确度。,从学生答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电池中正负极的概念及反应特点掌握程度较好,主要错误是错选C。,同时又是Ⅰ卷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统计表明,在49%错误中,有31%的学生不能判断C,有15%的学生错选C,均是由于学生未能正确分析硫酸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的量,凭感觉判断C和D的真伪,跟着感觉走,不愿意计算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对电离平衡常数不理解,学生缺乏对比分析和数据变化分析能力,语言总结能力也欠佳,思维反应的东西,无法用语言阐述清楚。教师在加强学生针对性专题训练的同时,,另外热反应方程式反应热计算有误。四、对新课教学的建议1、正确定位,立足基础,低起点,小坡度,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稳步推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尽可能降低新课学习过程中的难度,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在宏观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微观上细化知识与技能,避免无谓失分,如试卷中有关离子共存的判断、钢铁吸氧腐蚀中铁的负极反应、强腐蚀性物质的盛装、生铁的组成、酸碱中和滴定中浓度的计算等概念的考查中都暴露出基础不扎实的问题。2、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训,在100份抽查卷中,有2位同学答题是不按要求作答,将答案错填在其它空格中,导致失分,由于高考使用答题卷,应让学生养成在规定格式中答题的好习惯,避免无谓失误。3、对概念原理和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多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质疑、探究、思考、归纳等方法进行自己自我整理,在问题实践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题、15题、11和18题都是明显的例子,这些常规题在这次考试中错误率相对较高,而平时训练中也经常遇到,如果我们细心地去对比一下完成质量,可能能从中找出我们教学中“失策”,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教学倡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要特别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新的实验内容、原理、方法、仪器,要熟悉、理解及掌握,防止学生出现不曾见过、不懂原理等现象发生。夯实基础是关键,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习能力的培养上。鼓励学生多体验,提倡学生的个性张扬与自主理解。、条理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中所暴露:..出来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原理不清晰、文字表达不规范、化学式表达不到位、逻辑性混乱等问题。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讲究方法、规范学习形为,运用联想、体验,建立个性思维模型,加强思维与方法的训练和积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名词的书写。针对试卷中学生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化学用语,一方面教师自身要科学规范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该方面的要求和训练。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一个加强(加强客观题的训练)、两个突出(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突出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三个转变(全面复习转变为突出重点、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介绍方法转变为选择最佳方法)、四个问题(课堂容量问题、讲练比例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篇二:一、试卷出题范围本卷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基础》中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二章: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醇、酚两部分内容。分为Ⅰ、Ⅱ卷,Ⅰ卷为选择题,共20题,总分60分,Ⅱ卷共6题,总分40分。二、试卷分析:(一)Ⅰ卷分析:(分析教师:吕荣海)第Ⅰ卷:20小题,覆盖共6个主要知识块,平均每个知识块覆盖3个知识点。1—10题重点考查了每个知识块中基本原理和性质、重要反应、重要实验现象等;11—20题则重点考查了知识拓展、方法导引、知识支持、重点知识综合迁移应用等。1、5、8、9、12、14、15、16、19、20共10个题目,从知识分布看:主要有①基本性质的迁移应用,如:1、14、16;②同分异物体的判断与书写,如:5、12题;③基本原理应用,如8、10、18、19题。④知识拓展的应用,如20题。:..建议:(1)将传统选择题对答案,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改为学生讲教师归纳提高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基本性质、方法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2)设立探究性习题,引导学生主动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己学习能力。(3)设立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整合成卷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疑难点,集中练习,集中辅导提高的教学方法。(二)Ⅱ卷分析:21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李连华)(1)本题考察苯酚性质的题目,苯酚是酚类物质的代表物质,掌握了其化学性质就是掌握了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特别是苯酚的物理性质中溶解性的考察: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高于65℃时,和水以任意比互溶。(2)本题得分状况:少部分学生能得全分,一般学生能得2—3分,极少数学生不得分。(3)出错情况:化学用语使用不准确,澄清写成清澈。反应条件错误:OH+NaOH→ONa+H2O不需要外界条件。(4)以后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能力。22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杨希宝)(1)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第(2)小问为一个推断题,考查了烯烃及卤代烃的性质,试题难度中等偏高。(2)主要问题:①芳香烃与芳香族化合物定义混乱②烃的性质模糊③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第(2)问推断全对的人很少。3、得分情况:平均在4—5之间。4、教学建议::..①加强基本性质的学习,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②应规范基本功,如结构简式的书写23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李雪芹)本题是相对较简单的一道题,好学生拿全分,中等生可拿到4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不扎实,得分很少。这一道题主要考查不同类型的烃与H2加成的比例问题。烯烃与H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加成,二烯烃和炔烃与H2按1︰2,苯环与H2按1︰3,苯乙烯与H2按1︰4。分析出错原因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平时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严格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24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刘翔华)1、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几种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比较基本,试题难度不大。2、学生答题中主要问题:一是基本反应类型掌握不熟练,如苯的取代反应不会写,二是答题中错字连篇,如“苯”写成“笨”,“已烷”写为“乙烷”或“己烷”,“溴苯”写为“溴化苯”。3、本题得分情况:满分8分,全对的人占1%左右,大部分得分在4—6分之间。4、教学建议:一是加强对基本知识的强化,二是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25题物质推断题(分析教师:李海英)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数目判断以及物质性质,得分情况不是很好,很少学生得全分,少部分得5分,多数得3—4分,部分学生得1分或0分。出错情况:(1)官能团名称写错,“羟基”写为“烃基”(2)A、F结构写错,有的漏掉H(3)方程式书写没有条件或漏掉HCl:..(4)反应类型选不对或不全(5)HQ结构错误以后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要加强练习掌握规律。26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吕荣海)(1)本题是框图推断题目,重点考查:①有机反应原理类型与反应条件的关系;②主要的反应类型;③有机同分异构体判断;④有机物结构简式的正确写法。(2)本题主要错误情况:①不能正确判断有机同分异构体;②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关系思路不清。③共轭二烯烃的加成规律。(3)本题主要得失情况:得6分约20%—30%;得4分约50%—60%;得4分以下约10%—20%。主要得分是第1、2、3选项,第4选项得分率仅在10%左右。(4)建议:①加强实验教学,做好每个演示实验,能进行分组实验的力争做好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有机反应类型与实验条件关系。②强化研究性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对知识创造性思维习惯,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③及时掌握学情,落实好知识周周请教学措施,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知识缺陷及时补救,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篇三:一、总体评价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全市均分相对较低,但却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卷。呈现如下一些特点:㈠、知识点覆盖全面。本次考试主要内容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在有限的卷面和题量内,试卷的命制者充分地考虑了知识点的覆盖面,本试卷涵盖了这两个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较好地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㈡、有一定难度,区分度好。本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均分较低,但试卷有一定梯度,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仍占较大比重,较难题主要:..是16、18、21这三题,正是由于有了这三个较难的题目,才使整个试卷有了良好的区分度,拉开了不同学习层次同学之间的差距。㈢、题量适中,思维容量大。这份试卷的总题量为21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量不大,时间也较为充裕。虽然题量不大,但题目的思维容量却不容小视。选择题的选支考点不交叉,每一个选支均不相同,这无疑增大了思维的容量。大题所给信息较隐蔽,难以挖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这一特点在18和21两题中体现特别明显。㈣、原创题多,题目新颖。纵观此份试卷,陈题几乎没有,大部分为原创题或改编题,命题者在试卷的命制上确实是下了一翻苦功,这也是本次试卷较难的原因之一。㈤、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江苏是经济强省,工农业发达,在试题中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这也在情理之中。19、21两题联系了电解工业,20联系了合成氨工业。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化学确实是一门十分实用的科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良好的动机。㈥、与高考较好地接轨。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二、错误情况分析第一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3、5、8。均分约为16分。第二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9、13、14。均分约为18分。第三大项、15.①错选A、C、D的同学较多。②错选成B、C的同学较多。15题总分为6分,,及格率60%,优秀率10%。:①原电池画成电解池装置,很多同学漏标注正、负极或选错电极材料。②不少同学正、负极得失电子写反了,错写成Fe3+-e-=Fe2+Cu+2e-=Cu2+,也有同学正极写成Fe3++3e-=Fe。③很多同学选用NaOH溶液或氨水调pH。:..④大多数同学“洗涤”写成了“干燥”或“蒸发”。⑤许多同学加HCl的目的写成使Cu(OH)2转化为CuCl2,而未答到关键词防止Cu2+水解。⑥由于加NaClO的目的不明确,实验目的不明确,NaClO改加成氨水、CuO、Cu(OH)2、HNO3等。16题均分约为8-9分,及格率67%,优秀率10%。第四大项、17.①分子构型不清楚,电子排布式掌握不牢。②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不清楚,配位数认识不明确。18.①影响电离平衡移动条件判断错误。②热化学方程式,△H的正负搞不清楚。平均分约为17分,正确率约为70%,优秀率28%。第五大项、,需学生多看课本,精炼语言表达。20.①答题不规范,“大于”“小于”变成了“>”“<”;离子浓度符号不会用。②NH4Cl溶液离子浓度排序错误较多,说明基础训练不够,还需加强。以上两题均分约为11分,正确率约为60%。。平均分约为17分,正确率约为70%,优秀率28%。第六大项、:①对“%的盐酸,能使溶液恢复为电解前的组成”这句话理解不到位,从而不能认识到电解应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第二阶段为电解水,从而导致计算错误。②不能认识到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氢氧根离子与硫酸铝铵反应的顺序应为先与铝离子反应,再与铵根离子反应,最后与生成的氢氧化铝反应。。三、今后教学建议㈠、夯实基础。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化学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任何题目的编制总离不开一定的化学知识背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化学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㈡、精讲精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苦干,更要注重巧干,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这一:..块必须牢牢抓住。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息息相关,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精讲。当然,光做到精讲还是不够的,讲与练应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做到精讲的同时,一定还要做到精练。我们的练习一定要精选,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能覆盖我们所讲的化学核心知识,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练习的选取,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有一定“变”的前提与可能。㈢、注意发散。我们不管是讲知识点,还是评讲习题,尽可能做到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衔接,所讲知识要有一定的跨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的观念,才能较好地形成比较完整与系统的知识网络,对知识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比较深入。习题的讲评,如果能做到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讲,长此以往,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化学知识的巩固无疑是大有好处的。㈣、加强研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要注意关注如下几个问题:⑴研究教材;⑵研究教法;⑶研究学情;⑷研究考试说明;⑸研究习题;⑹研究高考。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平时的教学应当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㈤、及时反馈。平时的练习一要做到精,二要做到有一定的密度,三还要做到及时反馈。练习如果能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究,这对教学无疑是很好的补充与完善,对学生也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诚然,搞好中学化学的教学工作,不能一躇而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只要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的努力,仪征的化学教学工作必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81111****
  • 文件大小942 KB
  • 时间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