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幕第一场)曹禺
1
戏曲基本知识
曹禺简介
《雷雨》简介
教学研究与设想
教材分析
鉴赏与剧评
讨论题
雷雨
主菜单
主题
2
戏曲基本知识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3
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当代剧作家。1933年清华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
4
《雷雨》简介
它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圆家庭内部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5
教学研究与设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6
课文共两场戏。前一场写周朴圆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后一场写周朴圆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这是教学的重点。把握周朴圆的性格特征,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教学的难点;了解这一场集中揭示的故事情节(即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思想纠葛)是教学的次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7
教学设想
教法:启发研讨法、研究评价法。
具体操作程序为三步:引导自读-—组织研讨—-启发评论
学法:以阅读学习法为主要,辅之一合作学习法。
具体学习程序为三步: 兴趣式(认识性)阅读
研究式(分析性)阅读
鉴赏式(评价性)阅读
8
教材分析
剧本结构
矛盾焦点
相认生新恨
性格特点分析
矛盾冲突根源
相遇述旧怨
教材分析
9
剧本结构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圆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圆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圆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10
雷雨(第二幕第一场)曹禺-课件(PPT演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