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张洁旻刘必铿尹建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建福州 350005)
【摘要】目的:通过退药原因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行为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某院2013年7月-9月门诊药房1245份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医生开错或多开、医生更改用药方案、出现不良反应等为主,退药科室以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为主。结论:退药问题是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医院应该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合理用药,强化服务意识,减少退药情况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门诊药房退药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34-02
门诊药房取药后,因各种原因要求退药,是医院门诊药房经常遇到而又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药剂管理指出: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这些规定均是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防止假劣药品混入药房,是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予以负责。但在日常调剂工作中这条规定并不能有效的执行,这不仅增加了医疗纠纷,而且在患者用药安全环节上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本文对引起门诊患者退药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加强医院的药品管理提供依据,找寻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门诊西药房2013年7月-9月的1245张退药申请单及电脑数据库的退药金额和发药金额数据,运用Excel程序对退药金额、退药原因、退药科室等进行分类汇总统计。
2 统计结果
-9月份各月退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比例,三个月的退药比例基本维持稳定。见表1。
表1 退药处方比例统计
,%,其中以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为主。见表4。
表4 退药科室统计
对退药比例最高的急诊科进行单独的退药原因分析,以医生开错或多开111例(%)、医生更改用药方案38例(%)、住院或转院26例()、药物不良反应22例(%)、患者未用20例(%)为主。
3 讨论
-%左右,%左右,每月的比例都比较稳定。与帅瑗等[2]对北京15家医疗结构退药问题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对比,我院的月退药处方比例及金额居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帅瑗等[2]等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退药比例较高的一般是门、急诊量较大的医院,我院是一家省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量较大,医生每天接诊的病人数量多,患者文化水平较高,这与我院的退药比例偏高有一定的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导致退药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医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患者方面的原因,还有些医保政策方面的原因,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对于这些导致退药的不同原因,应当区别对待,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平衡好患者利益与医院利益。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