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晋川潘士远等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马兰王岩
责任校对:董蔚挺
版式设计:代小卫
技术编辑:李长建
法律·金融·增长
史晋川潘士远等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华书店经销
社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甲号邮编:
28 100036
总编室电话: 发行部电话:
88191217 88191540
网址:
www. esp. com. cn
电子邮件:
******@esp. com. cn
北京密兴印刷厂印装
开印张字
880 × 1230 32 13 . 125 380000
年月第一版年月第一次印刷
2004 8 2004 8
· 定价: 元
ISBN 7-5058-4317-6 /F 3589 20. 00
(图书出现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年春季,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任教的著
2003
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应邀到浙江大学讲学。期
间,我与杨小凯教授有过多次交谈,几乎在每一次谈
话中,杨小凯教授都会经意不经意地谈到经济学文献
的阅读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杨小凯教授认为,国
内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很少充分地查阅
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对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和前
沿问题不熟悉,这对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做
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是极为不利的。杨小凯教授当
时就对张五常先生所说的无须重视阅读文献照样能从
事经济学研究的看法,表示了他的担忧,同时反复强
调,做好经济理论研究必须十分重视经济学文献的阅
读。杨小凯教授的这些观点,在翌年发表在《南方周
末》上的《国内经济学者要重视经济学文献》这篇文
章中,得到了进一步全面系统的阐述。可以认为,杨
小凯教授的真知灼见对中国的经济学界产生了振聋发
聩的作用。
法律·金融·增长
2 ●
我仍清晰地记得, 世纪年代初在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读研
20 80
究生期间,导师宋承先教授就对经济学文献阅读有非常严格的要
求。宋承先教授指定研究生阅读的文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经典文
献;二是综述性文献( );三是反映研究新进展的代表性文
Survey
献。例如,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时,必须阅读亚当·斯密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希克
斯的《价值与资本》等经典文献;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必
须阅读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克莱因的《凯恩斯的
革命》、阿克利的《宏观经济理论》。印象最深刻的是宋承先教授在
讲授“经济增长理论专题”时,布置的阅读文献包括哈罗德的《动
态经济学》和多玛的《经济增长理论》等经典文献,新古典综合派
的代表人物索洛、斯旺、米德、萨缪尔森和戴蒙德等人的新古典经
济增长模型的文献,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卡尔多和
帕西尼蒂等人的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文献,甚至还有斯拉法的
《用商品生产商品》和卡莱茨基的《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导论》
等文献。此外,宋承先教授交待正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许强师兄复印
了几篇有关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性文献,记得其中有哈恩和马修斯
发表在《经济学杂志》上的《经济增长理论:一种综述》。因为内
生经济增长理论还未显露出自身的光彩,所以,阿罗和宇泽等人的
经济增长文献似乎国内学者当时关注不够。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不仅是宋承先教授,在我读研究生期
间接触过的许多著名学者,例如巫宝山教授、朱绍文教授、陈彪如
教授、李宗正教授、胡代光教授、宋则行教授、厉以宁教授、张培
刚教授、谭崇台教授、蒋学模教授、张薰华教授、伍柏麟教授等经
济学界前辈,都曾从不同角度和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阅读文献的重
要性。前辈们经常教导年轻学子的一句话就是“厚积薄发”。何为
厚积之途?阅读经济学文献即为正途。话说回来,这种不同类型
的、量大而面广的经济学文献阅读,尽管会让学生感到“苦不堪
言”,但是,文献阅读对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确实有着极好
序
● 3
的效果。这种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专业知识,拓展
研究视野;二是把握理论脉络,了解前沿进展;三是掌握研究方
法,有助于理论创新。我个人的体会,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帮助
极大,且影响深远。我研究生毕业后,在大学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
学与研究,一开始就把研究方向确定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领域,
发表在《经济研究》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国民经济增长总量模
型分析》( ),我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潘士远的研究方向也
1985
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年的秋天,我当时已在杭州大学经
《法律·金融·增长》经济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