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学院名称:商学院专业班级: 国经选题的背景、意义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对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增强而导致经济联合与合作趋势的产生和动态发展过程的描述,也是对未来世界经济特征的预测。新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分工,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和通讯技术的革命把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过程连成一体。汽车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中国,汽车工业对其它工业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工业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在我国,一批新兴的汽车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例如安徽的奇瑞汽车,作为中国汽车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对奇瑞来说,却面临着进军国际市场的艰巨任务,想要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必然的选择。全球化是奇瑞的发展目标。奇瑞从发展初期就注重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2006年奇瑞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2007年通过与美国量子等企业的合作,开启中国汽车工业跨国合作的新时代。目前,奇瑞正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面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已建或正在建的海外15个CKD工厂,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射能力,实现了全面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研究奇瑞如何走出中国,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发展自己,如何制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国自主的中小汽车品牌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研究动态早期跨国经营理论主要有以Hymer和其导师Kindleberger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1960,1976),他们认为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跨国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维农在1966年提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分析,将产品周期从该产品进入市场时起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他把垄断优势和区位选择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较好地阐释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动机、世纪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美国学者尼可伯格在1973年提出寡占反应理论,他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进攻性和防御性两种,前者可用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加以解释,后者则用寡占反应论来解释。所谓的寡占反应论是指在寡占市场中,每个企业都对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很敏感,一旦某个企业做出某项决策时,其他企业将随即跟上并采取相应措施。以Buckley和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理论(1976)认为市场不完全或垄断因素存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上升,企业就会创造内部市场进行交易。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7)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国际生产的动因、决定因素和实施方式,试图建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日本学者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978)的核心内容是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之上。小岛清还将“边际产业”投资原理在批判海默“垄断优势论”基础
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