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系【开题报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系
专业: 会计学
选题的背景、意义
选题的背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3个部分构成,实现了新的跨跃和突破:①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新理念。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既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又引入了公允价值。③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从准则类别看,既有普遍适用的一般业务准则,又有兼顾特色的特殊行业或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财务报告问题的报告准则;从准则项目看,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项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④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宗旨,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将进一步强化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并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
选题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基本完成,这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考虑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了我,可以说,既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又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我国会计质量,促进财政、金融和国企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实施企业
“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将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现阶段,它普遍被认为是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那么,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下,是否一定会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呢?
所以论文拟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来分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今,是否制定出了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一定会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如若不会,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国内外研究综述
1、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史的研究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破。我国当时的国有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难于适应和满足其进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难于适应其经营方式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财政部于1985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它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乃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制度模式进行的一次积极的探索。
1992年是我国会计改革中颇为重要的一年。1992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简称“两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结束了我国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逐步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新的会计模式。

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关系【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问道九霄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