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止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止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的护理
李克克王海英(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伊犁 835800)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常伴有高血压。此类病人在入院时病情较轻,经过积极治疗,及时恰当地护理,多数病人在3-7周内病情稳定出院。但是,此病在4周内易发生再度出血,特别是在7-15日之内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90-02
引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常伴有高血压,发病年龄多在35-60岁之间,四季均可发病。根据20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此类病人在入院时病情较轻,经过积极治疗,及时恰当地护理,多数病人在3-7周内病情稳定出院。但是,此病在4周内易发生再度出血,特别是在7-15日之内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
1 临床资料
例1,女,哈萨克族,35岁。于2002年7月8日入院。当时腰穿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神志清,精神差。剧烈头疼,伴有恶心、呕吐。经过三周的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头痛明显减轻,血压在18/10KPa,能下床在室内活动。但于72月28日北京时间19:00左右,洗头后突然感到头痛,继而恶心、剧烈呕
吐、意识丧失,双侧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25/15KPa,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例2,男,哈萨克族,47岁。于2005年3月9日入院,经CT提示,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神志清,精神差,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呈喷射状,血压在24/14KPa,四肢活动自如。经过止血、降颅压、降血压等对症处理后,于3月24日16:00复查CT提示:出血点钙化。病情基本稳定,能下床活动。病人准备近日准备出院,故当天情绪较为激动,下床活动较多,于3月25日夜间北京时间0:00突出睡眠中断,尖叫一声,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呈喷射状,意识丧失,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大于右侧,呈鼾声呼吸,并呕血1000毫升左右。立即经予吸氧、降压、止血对症等积极抢救治疗,最终因脑疝呼吸衰竭死亡。
鉴于以上二例,给我们这些护理人员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必须采取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措施
颅内高压、头痛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为4~6周。头抬高15°~2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并保持病室安静。遵医嘱给予降颅内压,如20%甘露醇快速静滴,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如口服安定或给予冬眠Ⅰ号1/4量肌注,既止痛、降血压又可镇静。同时,静滴时要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
昏迷及意识障碍的护理
对昏迷期病人加用床栏,防止坠床;对躁动不安者,可用镇静剂,以免病情加重。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有否头痛加剧,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1周内

防止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