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P10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合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务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唯一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6、意识概念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P29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人类社会物质性表现P33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01-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