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是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
面军战史》的印证和补充,是为从事党史军史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而编辑出版
的。
红二方面军的历史文献、资料比较丰富,本书只是有选择地进行了编辑。
所选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属首次公开发表。全书按照红二方面军的战斗历
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红二军团暨湘鄂西和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红六军团坚持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向黔东转移,以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
地的斗争和红二方面军长征。每个历史阶段的资料选编包括历史文献、回忆
史料、调查材料及其他参考资料。另外还附有一些有关书目、文章的日录索
引,以备查阅。
本书辑收的资料,大体按时间顺序编排。文件标题,凡由编者加拟的,
用号标明;对错别字,将正字加于其后,用号表示;对漏字、加字,用<
>号表示;对衍字,用□号框起;对字迹模糊无法辨认者,用×号代替;对
缺损字,用□号代替。需加以说明的,尽可能作了注释。由于我们水平有限,
在编辑、考证方面难免有错误、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历史文献
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
(一九三二年一月九日)
(一)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与地主军阀的封建剥削,使中国的经济危机
发展到整个国民经济总崩溃的形势。国民经济的崩溃在全国范围内及一切经
济部门内进行着。工业的危机迅速地开展着,丝纱面粉等主要的轻工业部门,
都处于恐慌与衰落的状况中(上海丝厂开工的仅十分之二,其他各地亦一样,
丝厂工人失业者在十万人以上,纱厂方面厚生三新等厂倒闭,日本厂的纱锤
织机迅速增加,面粉业开全工者仅五月),重工业更加非民族化而处于帝国
主义的垄断的状况之中。农村经济的崩溃更是急剧而猛烈;在地主与高利贷
者的奴役与剥削,军阀的搜刮与不断的内战,帝国主义的掠夺之外,更加上
了空前的水灾,几十万的农民群众被大水淹死,几十万栋房屋为洪水所毁灭,
几千万的农民在寒冷的冬天,冻饿、死亡。十四万万亩以上的土地被水冲荡
而失去任何收成。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的奴役与剥削农民造成了空前的水
患,但是他们对于这些被灾的饥寒交迫生死不得的农民不曾有任何的救济。
他们利用赈灾的名义,发了八千万公债,加了几十种捐税,向美国帝国主义
借了高利贷式的美麦借款,而一点都没有用到灾民身上,相反的更加用工赈
急赈名义奴役农民,在灾区中更增加了许多新的苛捐杂税;资本家更利用广
大的失业失地的劳动后备军,来扣减工厂工人不得一饱的工资,来增加他们
工作时间:地主与高利贷者更利用时机来剥削他们。国民经济的浩劫,使无
数千万的劳苦工农受到骇人听闻的惨痛、贫困、饥饿、瘟疫与死亡。千百万
群众的痛苦已经到了极点。
(二)经济危机的深入直到国民经济总崩溃,无数万工农群众的灾难痛
苦及他们革命斗争的剧烈紧张,在这种情况之下,苏维埃运动得到许多伟大
的胜利,国民党不但不能消灭甚至不能暂时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三次“围
剿”中,国民党军阀受到悲惨的失败,红军击溃了十五师以上的国民党军队。
第三次“围剿”的结果,仅仅在赣南,红军就获得了一万枝以上的步枪,五
百万发的子弹,一百五十枝以上的机关枪,俘虏了二万余人。从第三次“围
剿”冲破后,红军更得了许多新的胜利、闽粤赣区恢复了杭武永苏区,占领
了永定、汀州、连城,发展和扩大到宁化、清流。赣东北区不但与闽北崇安、
铅山一带苏区联系一起,并且向着浙皖边发展,占领了常山、要源等县城。
鄂豫皖区扑灭了反革命派破坏红军的阴谋,大大地巩固了红军与苏区根据
地,并且占领了英山、霍邱与黄安的县城。湘鄂西区贺龙同志所领导的第三
军与九师会合后,更巩固了洪湖根据地,正在与敌人艰苦的战斗中创立襄河
北岸的新的根据地。湘鄂赣与湘赣边都一样的扩大原有的根据地,向着蒲圻、
嘉鱼及上犹、崇义发展着。中央苏区不但恢复了第一次“围剿”前的区域,
并占领了赣南会昌、寻邬、安远、信丰各县,并且正在围攻赣南的中心城市
——赣州。由于孙连仲部二十六路军的全部投入红军(约二万余人),宁都、
广昌都重新入于红军之手,并且有占领抚州消息。吉安已如孤城,反动统治
在江西所保持只有南浔路上的八九县。在残酷的国内战争之中红军坚强了自
己,锻炼了自己,夺取了敌人的武装武装了自己,向着红色铁军的道路上前
进。红军已经成了伟大的坚固的革命的铁拳。由于苏区内部反革命组织的破
获,及立三路线所造成的毒害坚决的肃清,没收来的土地的重新分配给苦力
雇农和基本的农民群众,苏维埃机关的改造与阶级异己分子的肃清,大大地
提高了工农劳苦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及苏维埃政权在他们中间的威信。
全国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建立
【文学历史类】战史资料选编(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