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
毛泽东
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作者是,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华民族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伟大的
家, 家, 家。
毛泽东
革命
军事
政治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时代背景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慷而慨。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要塞溃退荻港锐不可当高屋建瓴瑰宝
注音
释义
锐不可当:
业已:
高屋建瓴:
dí
kuì
sài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已经
dāng
líng
guī
建:倒水,泼水,倾倒;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文体知识
★狭义:、国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时效性
简洁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引标、主标、副标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有时可省略。
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辅助
本文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人数之多(兵力)
(战线)之长
攻势之利
地点和事件结果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到“渡江区域”。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战况)
给本文的主体部分划分层次,分别概括其内容:
一层:(20日夜起——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三层:(汤恩伯认为南京——文末)写东
路军渡江情况。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新闻两则(逍遥).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