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学历史类】这一代人的怕和爱.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言
收入本书的小品文,均曾刊子海内外的汉语学术杂志。
感谢这些刊物的主编允许我将在他们的杂志上发表的小品文收入本书。
尤其感谢《读书》月刊主编沈昌文先生和董秀玉女士,因为本书中的多数篇
章曾刊于《读书》。
这些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小品文,是我摸索小品性的学术文体和思想表达
方式的初步成果。思想和学术经常是片断性的,小品文也许是捕捉这些片断
的最佳文体。我自己对迄今的尝试很不满意,但它们毕竟反映了摸索的踪迹。
因此,除补上因杂志字数所限而删去的文字,集中诸文只有个别字句的改动,
未触及基本论点的改变。
刘小枫
一九九六年七月于北京西坝河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刹那的永恒
△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苦难记忆
△柏林墙的碎片
△记恋冬妮娅
刹那的永恒
那飘逝远去的,就是短暂的,像枯叶颤抖着坠入迷蒙的幽谷?那常往复
返的,才是永恒,像金灿的太阳落下又会升起?那生生灭灭无一时暂住的无
常刹那,在零落之生息眼前真的是不可把捉的红红绿绿的雾吗?
如果如此,零落之生息莹莹晨露般的人生在哪里去寻得一技花树,以寄
托自己这随黎明到清晨的转换的瞬息而悄然消溶的娇躯?
然而未必如此,这要看心灵中时间意向及其灵幻的想象。如焚的爱欲,
超迈的灵性和如醉回忆的组合方式,从而也就是作为一个本真人的思的方式
而定了。
诗人勃莱克诗云:
把无限放在你底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受死亡驱迫着的有限生命,如何可能在一刹那里捉住永恒?这需要哪些
条件?
花,不常驻,开了就会谢。花再开已不是那已开过的花,开过的不可重
复,开的花就是那一朵,银河中一颗惨然自怜的孤星。刹那有如一瓣落红。
但是,对人来说,刹那并不是必然出现的出神人化的瞬间。有的人一生
都与刹那无缘,因为刹那只是在某一个人把身体奉献给一个如冰一般洁白透
明的世界时才闪现。然而,奉献与失落自身有关:想起一片心灵颤栗的瞬间
化为永恒吗,“他”为什么起这种艰难的奢望?因为“他”丢失了那曾使“他”
的心灵莫名地颤动的微笑。丢失东西,在生活中太平常,它就是恒常的自然
形式。生活不就是由数不尽的丢失、叹不完的懊悔组成的吗?何必追思那迷
一般的帷幕后偶尔闪露的大眼睛。它太神秘、太短瞬,因而也太令人痴迷。
然而,随伴丢失而来的是爱欲的死寂和灵性的麻木。沉沦于麻木,麻木于沉
沦,多少众生在此麻木的沉沦中埋葬了青春的血肉。
沉沦于麻木就必然失去自我吗?麻木也可能被回忆的反思琴弦震醒。死
寂的夜半,冥冥中幽远的隐处鸣响起默祷的钟声。那是心在祈祷叩灵,请她
解答梦飘向了何方。
在寥落的心之深处,在与零落之生息不可分割的时间性生命中,零落之
生息真正以血肉去把握的不是外在流逝的时间,而是内心所深切体验过的时
间。体验过的内在时间是把刹那化成永恒的先验前提,使那飘逝的醉梦升华
永驻的心境。
但要把捉内心体验过的时间,是零落之生息被死亡驱迫着的众生难以做
到的。外在虚荣的追求、利欲的煎迫、社会中的种种腐化的陈规,败坏了人
的灵性,麻木了人的感受性。匆匆忙忙,劳碌奔波使我们往往丢失掉内心体
验过的时间。“他”
不就丢失了使“他”心灵莫名地颤栗过的笑吗。要从麻木的生活感受中
摆脱出来,瞥见那体验过的内在时间的神明之光,使飘逝的醉梦能化为永恒
的静境,就得有一个必要的前提:经过以回忆为基础的反思。
回忆使我们从外在时间律令下的陈腐中超脱出来。在偶遇的生命终结之
前,过去的一切仍然是赖以开始的起点。内心时间中曾使总总的灵魂颤动的
刹那成为心灵历史的记忆。一旦这变为记忆的刹那被焦渴的爱欲催促着的内
心时间重新把握,它就成了解放无处说的感受性的力量。回忆是这种解放力
量的转轮。回忆阻断了内心中的因果流,向与无处觅的灵性无缘的外在恒常
规律告别,抛却所谓的必然力量对灵幻想象和纯真反恩的干扰。回忆支撑着
的纯度和深度,凝目一碧澄川,忘己捐躯。因此,回忆之上的反思就比一般
的反思来得更深一些。
回忆当然不仅只是对过去的事件的重新勾起,以悲歌般的情感去珍惜
它。回忆,更是一种灵魂的开悟,有如基督教的仟悔感,是灵魂对自己的清
洗。这种清洗是用灼热的眼泪,渴求新生的眼泪。正是在此意义上,回忆是
一种恩。它思的只是,寥落的灵魂知向谁边。
由于这种思休寻恩怨淡薄的外部自然,只看自己灵魂的魂逝处境,也由
于这种思不关涉逻辑的理路,只循着信仰的温柔和圣子所指引的同情,它的
发生骤然引起整体震颤。回忆的反思是被缚灵魂重新获得自己失去青春的必
由之路,广漠无垠的干渴沙漠远方吹响一支轻曼如歌的绿笛。
“他”经过死寂和麻木的震颤进入回忆的反思。回忆的反思使他有可能
把捉已飘逝的醉梦

【文学历史类】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8-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