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二十七小学
王猛
一、说教材二、说设计思想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五、说教学准备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在前面的课中,学生探究了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及状态变化。
本课将主要研究盛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引导启发学生大胆的做出假设,鼓励他们对每种假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质疑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为下一课《水和水蒸气》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 设计思想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再探究。
这样的探究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实践活动。
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有猜想做铺垫,学生便有了探索的内驱力。
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动脑再动手,体验科学学习探究的无限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分析对比实验。
过程与方法:1、2、3、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烧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烧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烧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烧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小组:4只大小一样的烧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三、实验探究,共享成果
1、老师在每个组的桌子上放两个烧杯,一个装有冰水,另一个装有自来水。请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现象。
2、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猜猜看。课件出示课题:水珠从哪里来
3、学生预测(师板书)
4、师生共同分析所提到的猜测。
一、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