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影评
学号 0943909 姓名李娜
摘要本文介绍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说的是一个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家庭在母亲做出艰难选择造成家人的分离,32年后分离的家人重聚的感人故事,以唐山大地震时期为时代背景,勾起人对灾难时期的回忆。电影的描述主线清晰,情感真切,做了多次对比来烘托气氛。演员的生动的表演也将任务角色形象塑造的非常立体。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人物塑造细节与悬念画面声音与语言叙事结构
正文:
电影介绍
电影《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属于灾难情感片。由冯小刚导演,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等主演,在2010年7月12日上映。,以为母亲只能选择就姐弟二人之一,母亲最终选择了救弟弟,姐姐确奇迹般生还,后被解放军领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最终母亲用自己的真情换回了女儿的原谅。
电影评价
1、时代背景
1976年7月28日,,造成242769人死亡,击碎了每个唐山家庭。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顷刻内化为乌有。影片上映时三十四年过去了,其他人也许对那场地震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但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尤其是那些倍受创伤的孩子们来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余震远没有停止。
2、人物塑造
《唐山大地震》的演员中,徐帆的表演最为称道,她在影片中扮演母亲的跨度长达32年,对演技要求很高,有追求幸福的机会确坚定的拒绝,32年中一直未再嫁,一直惦记丈夫和女儿,将丧夫以及丧女的悲痛表现的淋漓尽致。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虽然也有亮点之处,但与原著中方登的形象还是有些差距。李晨饰演的儿子方达演绎得就相对较好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经过自己奋斗成为了公司老板,演绎得很到位。陈道明扮演的养父是一名军人,参加了唐山大地震的救援,认领了起死回生的方登作为养女,演绎了一个慈祥的形象,将养父和养女间从互相不接受的尴尬道和乐融融的过程演绎得很好。
3、细节与悬念
电影中还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这些大多是对姐姐与弟弟生活的对比。如地震刚过后,弟弟依旧由母亲扶养,而姐姐则由抗震英雄一家抚养。这便造成了姐姐弟弟生活条件的不同以及生活态度的不同。另一处比较明显的对比在于在弟弟已经当上老板时又发生的一次地震,弟弟由于地震的阴影并不大,而面对他时显得非常淡定,而姐姐在面对多年后的汶川地震确是失声崩溃,说明地震对姐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除了对比还有前后呼应,前文最开始时出现的仅剩一个的番茄,母亲给了弟弟吃,这已经有些显现出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最后地震中母亲最终决定救弟弟则是印证了前面的想法。结尾再次出现了番茄,寄托了母亲的思念即愧疚之情,算本片的亮点之一。
4、画面声音及语言
《唐山大地震》的特效制作以及场景搭建还是值得称道的。为本片负责特效的是韩国的特效团队,而唐山市的建筑模型则由著名的新西兰威塔公司负责制作,可以说是品质有保证。本片的地震的特效场面我认为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比如地裂、房屋的摇晃及倒塌等,但相比外国大片来说,场面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壮观。在渲染地震来临前的气氛时,也不够紧张,地震来的有些太快,地震预兆仅仅只有数万只蜻蜓飞过和从鱼缸里跳出的金鱼,和天边的一道红云,显得不够大气。
本片还有一处很用心的地方在于电影的背景音乐,
唐山大地震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