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学习体会
篇一: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坝上村村委会主任:
袁子才 7月底,在县委县政府和鸡场坪乡人民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被派到江苏省华西村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我感到很深,尤其是对吴仁宝老书记的精神很敬佩。华西村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余人。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民的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吴仁宝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有40多年,他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工、农、商并举,年经营收入500亿元的“天下第一村”。当然,这样的成就不是吴书记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吴书记发挥了核心作用,听中组部部长李部长说,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集中表现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我通过学的身上学到了以下几种精神:
一是:
实事求是,华西村富就是富在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与本村实际相结合,当人们“抓革命,促生产”时华西村却“抓生产,促革命”;当人家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华西村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当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包田到户时,华西村却决定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全村粮田,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当中央说“抓大放小”时,华西村
却“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吴书记实事求是的思想一直在指导着华西村的发展,他用益智和长远的眼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是:
善于思考:
吴书记的人生阶段可以慨括为五个字:
50年代“听”上面说啥干啥;60年代“顶”发现明顶要吃亏,就改为暗顶;70年代“拼”,拼命大干,有错有对;80年代“醒”,实事求是,加快发展;90年代“警”,警惕脑子不清醒说错话,既做到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吴书记总结出:
“一头保持与中央一致,一头保持与老百姓一致“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一村两治”、“一分五统”的理论。
三是:
为民造福:
吴书记的座右铭是“有福民享、有难官挡”,他说:
“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什么是社会主义?人们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四是:
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华西村1961年建村,建村时该村一穷二白,从千斤石磨到五进工厂,从高坡废地变洼地良田,从小华西到“大华西”,发展历程是艰辛的,每一次奇迹、每一次跨越,都蕴含着一个对目标坚定和执着的追求。以上是我通过学习培训得到的最深的体会,在学习资料时也有
深刻的体会,做为一名边远山区的村干部,我认为华西村的经济发展这样快,离不开吴书记,我认为学习还是他们的精神,这也是我学习培训中最大的体会。201X年8月1日
篇二: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为了提高我们当代农村干部进行生产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201X年10月27日,南京警官学院为我们安排了去“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参观学习。在整个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不光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尤其是在华西村的参观学习中,华西的
华西村学习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