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doc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白藜芦醇心血管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3,4,5-三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存在于许多植物如花生、葡萄内,其药理价值的发现源于流行病学调查观察到的所谓“法国悖论(French paradox) ”——即法国人有高脂饮食习惯,却伴有较低冠心病发病率。这与日常大量饮用红酒以及红酒中富含的白藜芦醇可能起保护作用有关[1]。由此,白藜芦醇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以及抗癌保肝的作用,而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有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主要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抗增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对白藜芦醇的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1 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
氧化应激反应即自由基生成与抗氧化保护作用之间的失衡,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白藜芦醇与多酚类其他化合物一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白藜芦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较低,但是在体内却表现出强抗氧化性,并主要通过诱导NO合成发挥作用,NO 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对O2- 的亲和性更高,并能与SOD 竞争以清除O2-[2]。在自由基作用下容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并造成生物膜结构破坏,影响细胞功能,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Frankel 等[3]最早发现反式白藜芦醇能抑制Cu2+诱导的极低密脂蛋白胆固醇过氧化,进一步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较之其他多酚类化合物,如儿茶素、表儿茶精和槲皮素抑制Cu2+诱导的LDL 氧化作用更为明显,主要在于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Cu2+螯合能力。另外,白藜芦醇还能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水平,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4]。白藜芦醇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并通过影响胞内Ca[2+] 浓度和线粒体膜的稳定性,从而抑制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 ,白藜芦醇抑制oxLDL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是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的。Paula 等研究了白藜芦醇对peroxynitrite(ONOO-)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及相关作用机制。采用ONOO-处理体外培养的牛大动脉内皮细胞,检测细胞活力和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的含量。结果显示:用白藜芦醇(1~50 μM) 处理的牛动脉内皮细胞未发生损伤,这可能与白藜芦醇影响了胞内GSH的上调机制有关,GSH水平升高使细胞避免了ONOO- 引起的损伤,表明GSH在细胞存活中起有重要作用。白藜芦醇对GSH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并可能成为治疗新策略。
2 抗凋亡
据报道,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ol/L白藜芦醇减少γ- 干扰素的产生,同时减少了γ- 干扰素引起的由吲哚胺2, 3 - 加双氧酶催化的酪氨酸降解和GTP环水解酶激活的新蝶呤的产生(新蝶呤是激活的单核细胞的巨噬细胞的特异性产物,新蝶呤产生和酪氨酸降解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血红素加氧酶- 1 (heme oxygenase-1, HO-1 )是体内重要的细胞间抗炎机制。Juan等[11]指出,白藜芦醇在较低浓度(≤10 μmol/L )可以经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

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