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间曲艺.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章民间说唱
第一节民间说唱的基本知识
民间曲艺又叫民间说唱,是专业或半专业艺人的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综合体。如视频《中国娃娃爱曲艺》。
一、民间说唱的渊源
公开的曲艺从唐代变文开始,宋元演唱形式分为“乐曲系”(一种“联曲体”形式,多由流行的俗曲、小调连缀而成,按曲牌规定的句式、字数和辙韵规格“填词”。宋代有“鼓子词”、“赚词”、“诸宫调”,元代有说唱“货郎儿”、“道情”等)、“诗赞系”(句式多以七字上下句为主,以鼓板掌握节奏,又称“板腔体”。宋代有“涯词”、“陶真”,元明以来有“弹词”、“词话”、“鼓词”,清代有“子弟书”等。
二、民间说唱的群众基础
民间说唱和市民阶层关系密切,不可避免地要沾染上某些
市井思想情趣,市民阶层有“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为城市贫民,基本是劳动人民。
三、民间说唱的艺术技巧
民间说唱是一种“叙述体”,以“说书人”身份与观众直接交流。它的‘‘代言”——摹拟人物,要求“装龙象龙,装虎象虎”,“一人多角,跳进跳出”,多以“写意”为主,“点到而已”:用不同的声音造型,眉眼间的传神表情,洗炼的手势动作,以及些许的身势示意和表演地位的稍稍挪动,刻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来,调动观众联想、想象的能力,为了辅助说唱使其更加生动,为“说法中的现身”,强调说唱者的主导作用,不能淹没或破坏叙述的进行。
多数曲种是有说有唱的,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有些曲种以说为主,并无音乐伴奏,也要适当表演动作。说唱者又有“人保活,活保人”的说法。“活”即是指文学底本,好的底本为表演提供创造的广阔天地,好的表演能使底本生色增辉。
说唱中的声乐和伴奏也是比较单纯的。不少曲种便是由民
间俗曲、小调发展而来,有群众基础。唱腔要求字清句楚,音乐节奏接近生活语言的节奏,采取“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连说带唱,半说半唱”形式,有“字是骨头,韵是肉,板是老师傅”,“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的艺诀,说明唱腔是表情达意的一个手段。( 《天仙配》)
第二节鼓词和曲词

视频《沧州木板大鼓》
一、鼓词和曲词的源流和发展
鼓词和曲词是韵文的演唱形式,属于唱故事类。鼓词以伴奏乐器“大鼓”和鼓板为标志,是一种上下句结构的诗赞系曲种。大鼓流行北方,有西河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乐亭大鼓、京韵大鼓等。大鼓至少有二、三百年以上的历史,早期流行在农村。
曲词是一种长短句结构的联曲体形式,音乐性较鼓词为强。乐曲系曲种与俗曲、小调关系密切,如山东琴书、河南坠子、
单弦等。
二、鼓词和曲词的思想内容
取材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截取生活片段或侧面,依据当地群众的生活色彩与爱憎倾向,给以加工改造,反映他们的生活与愿望。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采取他们熟悉的人物和事件,如歌颂农民起义,揭露剥削制度,批判封建礼教,反应婚姻自主,表理生活情趣、嘲笑人民内部缺点,如《大老王》、《小两口抬水》、《偷石榴》、《公鸭段》、《借鬣髦》。也有部分作品庸俗、低级,谄媚剥削阶级,或者挖苦奚落农民,应予剔除。
三、鼓词、曲词的艺术特点。
短小精悍,轻便灵活。一般不超过一二百句,演唱一、二十分钟。多写一人一事,小中见大, 能做到以一当十。多以曲折连贯、有头有尾的情节取胜。描写手段是白描式的,采取经济简洁原则,性格展示依靠人物行动和语言,肖像描写选取有代表性、足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
描写和抒情、说唱者和人物感情结合呼应。有时景物描写能使
故事进程一阵紧似一阵,把矛盾推向高潮,用景物对比阶级、人物、性格、心情的不同更是常见,连生活摆设都起着渲染气氛、衬托心情作用。
“皮薄”——迅速提出矛盾,把时间,地点、环境、背景、人物、情节结合起来,常常通过一个人物的行动,把一切引发映衬出来,人物关系通过主要人物目之所见、心之所感交代,也有采用“花开两朵”之法,结尾方式多样:故事高潮结尾的,以诗的方式概括全篇、点明主题的,提出问题、让人回味的。弊病:常有“马走龙”、“地当阴”、“地流平”一类的生造词头,也有“车轱辘话——来回说”。

第二节快书和快板
视频《快书快板联唱:武松赶会》
一、快书和快板的源流和发展
快书和快板是唱故事类中的韵诵体,以山东快书、北京快板为代表。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有故事人物的叫做“快板书”,一
种以叙事抒情取胜的叫“顺口溜”或“数来宝”,原为行乞之歌。
二、快书、快板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山东快书的传统曲目主要是《武松传》,共十二个回目。另有《东岳庙》、《石家庄》、《鲁达除霸》、《闹江州》等《水浒传》片断,还有《大闹马家店》。一些幽默风趣的小段如《小两口抬水》、《柿子筐》等也富有民间生活气息。北京快板书是解放后流行起来的新曲种。快书、快板书由于是击节吟诵的,表演紧凑,有较大容量,讲究情节

民间曲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659 KB
  • 时间2018-0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