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素质与养成.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素质与养成

2004年2月12日
我这次讲话共分四个部分,第一,话题的缘起,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第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第三,重视养成是附中的传统;第四,对今后的一些想法。
一、话题的缘起
去年,针对几年来天天提减负,学生负担天天增加的现状,我写了《应试与素质》一文,谈了自己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希望由此引发各位同仁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教学上,我认为,加压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本的出路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篇论文,刊登在《清华附中教育研究》上,大家手里都有一份,我不想再多啰唆。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尽人皆知,可为什么总是心里明白腿打摽,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仍然坚持呢?这里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制约,其实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天天讲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个概念还没有弄清楚。
几年来,我翻阅了不少教育教学的论文,平时交往,与朋友谈心,也常常涉及这个话题,我发现,概念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议论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一较起真儿来,居然有那么多人说不清它的内涵!比如,说到某某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首先说到的就是它的升学率有多高,老师在学习上抓得多么多么紧;甚至有的家长这样说,人家那个学校办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平时除了学习,不搞其他乱七八糟的活动。而我们作为教育工,往往也会这样说,你看人家某某学校,平时就没那么多事儿,在学习上抓得很紧,就咱们学校,这个活动那个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没用的地方了,那儿有心思学习呀。都高三了,还搞什么活动,真是有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正是由于认识不清楚,目的不明确,以至于很多老师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不热心,觉得与自己无关,即使不得不执行,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怨气十足。和以前相比,清华附中的德育教育系列仍然存在,但实质早就变味儿了,只剩下形式,没有了实际内容,说句不客气话,这样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真的不如不搞!我们有投入,就要考虑产出的问题,只投入不产出,要它做什么!这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行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明确。所以今天我要提出这样一个话题。

我们天天讲素质教育,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在每一位教育工的心中并不是很明确的。我们查一下辞典,“素质”一词有三种解释,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①③两种解释,强调先天就有的,显然与教育无关,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所指的应该是“素养”,也就是平日的修养。我们提倡的素质应该指的是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养成教育”。过去没有什么“素质教育”的说法,但是,我们一直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其实,说白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高素质!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突出了素质教育!

道理非常明显,也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如此明显的道理为什么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却变味儿了呢?
从素质的定义我们知道,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它的确又时时在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作用。目前,什么是高

素质与养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8-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