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88年7月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堪培拉日报》发表联名倡议,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所谓“孔子智慧”,当指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古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
:中国人总是按照阴阳五行这种消长变化的原理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同时,各个文化领域,也拿这个思想当作它的哲学依据,所以它是中国人的基本哲理。
:大自然和我们人类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统一体,它们相通相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不能割裂。
:中国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境界以及如何达到这一境界的手段,它指导我们如何来认识社会问题,处理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
:指导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提高和实现自身价值。
四个思想支柱的核心是中和中庸。
中国古代中和中庸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新学院:李金荣
《中庸》导读
flsyljr@
一、“中和”的内涵
(一) “中和”的内涵
:
“中和”在古代文献里或表述为“合和”、“协和”等,或简称为“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即各方面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它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自然和谐: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大旱不雨、洪水滔天、瘟疫流行、五谷不生、六畜不长等。
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中庸》导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